搜索
首页 《韦员外东斋看花》 一到芳菲下,空招两鬓秋。

一到芳菲下,空招两鬓秋。

意思:一到芳菲下,空招两鬓秋季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韦员外东斋看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,通过对花树、红枝、绿水、芳菲等景物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 首句“入花凡几步,此树独相留”,诗人以人步花海的比喻,表达了花树在众多花草中独树一帜,引人注目的特点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花树的独特魅力,也暗示了诗人对花树的特殊情感。 “发艳红枝合,垂烟绿水幽”,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花树的艳丽和周围环境的幽静。红艳的花朵与绿色的枝叶交织在一起,仿佛是绿水上的轻烟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。 “并开偏觉好,未落已成愁”,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树的深深喜爱和怜惜之情。花开得如此美丽,令人陶醉,然而又让人感到时间的短暂,愁绪油然而生。这句诗通过对比,更加突出了花树的短暂美丽。 “一到芳菲下,空招两鬓秋”,最后两句诗人以人到花落的感慨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。诗人感叹芳菲已逝,青春不再,只能空自招来两鬓秋色。这句诗将花落比作青春的流逝,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花树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红、绿、幽等色彩的运用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自然风景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入花凡几步,此树独相留。
发艳红枝合,垂烟绿水幽。
并开偏觉好,未落已成愁。
一到芳菲下,空招两鬓秋。
作者介绍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芳菲

    读音:fāng fēi

    繁体字:芳菲

    英语:fragrance

    意思:
     1.花草盛美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·顾野王《阳春歌》:“春草正芳菲,重楼启曙扉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梁国惠康公

  • 一到

    读音:yí dào

    繁体字:一到

    意思:
     1.到一次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》诗:“故池春又至,一到一伤情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憩怀古堂》诗:“朝来偶一到,又觉景特奇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