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闰月定四时》 羲氏兼和氏,行之又则之。

羲氏兼和氏,行之又则之。

意思:伏羲氏兼和氏,行的又那么的。

出自作者[唐]乐伸的《闰月定四时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闰月定四时》是唐代文人乐伸所作的一首诗歌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古代中国的历法和天文知识有关。在古代,中国采用农历(又称夏历或阴历)来计算时间,而农历与太阳年的长度并不完全吻合,因此需要通过设置闰月来调整四季的准确性。乐伸通过此诗歌描述了闰月对确定四季的重要性。 在古代,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需要密切观察天文现象,以确定合适的闰月安排。闰月的设置保证了农历年份与天文季节的对应,从而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乐伸在诗中表达对古代天文学家和历法学者的敬意,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和智慧。 综上所述,《闰月定四时》的创作背景与古代中国的历法、天文知识和季节调整密切相关,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圣代承尧历,恒将闰正时。
六旬余可借,四序应如期。
分至宁愆素,盈虚信不欺。
斗杓重指甲,灰琯再推离。
羲氏兼和氏,行之又则之。
愿言符大化,永永作元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和氏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 楚 人 卞和 (又称 和氏 )得玉璞于 楚 山中,奉而献之 厉王 和 武王 。使玉工辨认之,均曰:“石也。”以诳欺罪,被刖去两足。后又献之 楚文王 ,使玉工理之,果得宝玉。事见《韩非子·和氏》。后以“和氏”指识才之士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塞难》:“夫见玉而指之曰石,非玉之不真也,待 和氏 而后识焉。”

    2.指怀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