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天问》 八柱何当,东南何亏?

八柱何当,东南何亏?

意思:八柱撑天对着何方,东南为何缺损不齐?

出自作者[先秦]屈原的《天问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屈原的《天问》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。首先,屈原被楚王逐出郢都,流放到江南,这使他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愤懑。在流放期间,他游览了楚国的山川,参观了先王的宗庙和公卿的祠堂,看到了壁画上描绘的神灵和古代圣君贤王的行事,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和思考。 其次,屈原对天地、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产生了疑惑,他通过《天问》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。在诗歌中,他向天发出呼号,向苍穹发问,表现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深刻关注和思考。 因此,《天问》是屈原在流放期间,结合自己的遭遇和对天地人世的思考而创作的诗歌,具有深刻的哲学和思想内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曰: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
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
冥昭瞢闇,谁能极之?
冯翼惟像,何以识之?
明明闇闇,惟时何为?
阴阳三合,何本何化?
圜则九重,孰营度之?
惟兹何功,孰初作之?
斡维焉系,天极焉加?
八柱何当,东南何亏?
九天之际,安放安属?
隅隈多有,谁知其数?
天何所沓?
十二焉分?
日月安属?
列星安陈?
出自汤谷,次于蒙氾。
自明及晦,所行几里?
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
厥利维何,而顾
作者介绍
屈原(约公元前340或339年—公元前278年),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。出生于楚国丹阳(今湖北宜昌)。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;又自云名正则,字灵均。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。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,博闻强识,志向远大。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任左徒、三闾大夫,兼管内政外交大事。他提倡“美政”,主张对内举贤任能,修明法度,对外力主联齐抗秦。因遭贵族排挤毁谤,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。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(今湖北江陵)后,屈原自沉于汨罗江,以身殉国。

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,“楚辞”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,开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传统,被誉为“中华诗祖”、“辞赋之祖”。屈原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。屈原的主要作品有《离骚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问》等。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《楚辞》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,与《诗经》中的“国风”并称“风骚”,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东南

    读音:dōng nán

    繁体字:東南

    短语: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

    英语:southeast

    意思:(东南,东南)

     1.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。

  • 八柱

    读音:bā zhù

    繁体字:八柱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神话传说,地有八柱,用以承天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天问》:“八柱何当?东南何亏?”王逸注:“言天有八山为柱。”
      ▶洪兴祖补注:“《河图》言,崑崙者,地之中也,

  • 何当

    读音:hé dāng

    繁体字:何噹

    意思:(何当,何当)

     1.犹何日,何时。
      ▶《玉臺新咏•古绝句一》:“何当大刀头,破镜飞上天。”
      ▶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故见鄙姿,逢君辉光。身远心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