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征妇怨》 九月匈奴杀边将,汉军全没辽水上。

九月匈奴杀边将,汉军全没辽水上。

意思: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,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,屠杀边地将领,汉军全被辽水上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籍的《征妇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寡妇》是一首描绘战争残酷和寡妇生活的诗,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。 首句“九月匈奴杀边将,汉军全没辽水上”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,匈奴的攻击使得边将无法抵挡,最终全军覆没,在辽水河边,汉军士兵的尸体无人收殓,白骨散落,景象凄惨。 “万里无人收白骨,家家城下招魂葬”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荒凉和悲惨,白骨弃于荒野,无人收葬,只能由家人到城下招魂,这种痛苦和无助被生动地表现出来。 “妇人依倚子与夫,同居贫贱心亦舒”描绘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,许多家庭因为战争而分离,妇女们只能依靠孩子和丈夫生活,虽然贫穷,但心情却慢慢舒缓,因为有人陪伴。 “夫死战场子在腹,妾身虽存如昼烛”则描绘了更为深重的痛苦,丈夫在战场上牺牲,孩子在腹中孕育,这对寡妇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,她感到孤独和无助,就像蜡烛一样照亮黑暗,但自己却身处无尽的痛苦之中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渴望。诗中的寡妇形象,代表了战争中无数受害者,她的痛苦和无助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九月匈奴杀边将,汉军全没辽水上。
万里无人收白骨,家家城下招魂葬。
妇人依倚子与夫,同居贫贱心亦舒。
夫死战场子在腹,妾身虽存如昼烛。
作者介绍
张籍(约766年—约830年),字文昌,唐代诗人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汉族,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为韩门大弟子,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代表作有《秋思》、《节妇吟》、《野老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边将

    读音:biān jiāng

    繁体字:邊將

    意思:(边将,边将)
    防守边疆的将帅。
      ▶汉·应劭《风俗通•怪神》:“君后三岁当为边将。”
      ▶宋·鲜于侁《九诵•双庙》:“訏谋颠置兮,边将怙功。”
      

  • 汉军

    读音:hàn jūn

    繁体字:漢軍

    英语:Han army bannered

    意思:(汉军,汉军)

     1.汉王·刘邦的军队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汝能止汉军,我活汝;

  • 匈奴

    读音:xiōng nú

    繁体字:匈奴

    短语:戎 蛮 壮族 犹太 满族 虏 夷 狄 胡

    英语:Hun

    意思:称胡。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。
      ▶战国时游牧于

  • 九月

    读音:jiǔ yuè

    繁体字:九月

    造句:

  • 水上

    读音:shuǐ shàng

    繁体字:水上

    意思:
     1.水面上。
      ▶《易•涣》:“风行水上,涣,先王以享于帝立庙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》:“月中生树,童子知言;水上浮瓜,青衿不戏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