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白莲》 冯夷不敢受,捧出碧波心。

冯夷不敢受,捧出碧波心。

意思:冯夷不敢接受,捧出碧波心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亿的《白莲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昨夜三更里,嫦娥坠玉簪。
冯夷不敢受,捧出碧波心。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象征意义,引人入胜。 首先,诗的标题已经为读者设定了情境,暗示了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夜晚故事。诗的第一句“昨夜三更里,嫦娥坠玉簪。”直接引入了故事的主角——嫦娥,以及她的道具——玉簪。这里的“嫦娥”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中仙女,而“玉簪”则象征着她的身份和地位。此句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,嫦娥似乎在此时失去了她的玉簪,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。 第二句“冯夷不敢受,捧出碧波心。”则引入了另一个角色——冯夷。冯夷是神话中的河神,这里诗人用他来比喻水中的波涛。这句诗描绘了玉簪坠入水中后,水中的波涛不敢接受这个异物,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其捧出水面,碧波心则象征着水的清澈和纯净。这一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节,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 从整体上看,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象征元素,通过描绘一个深夜的场景,将嫦娥、玉簪、冯夷和碧波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富有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故事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护的愿望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。 此外,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,读起来朗朗上口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整首诗的意境深远,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内涵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昨夜三更里,嫦娥坠玉簪。
冯夷不敢受,捧出碧波心。
作者介绍
杨亿(974~1020年),字大年,建州浦城(今福建浦城县)人。北宋文学家,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。

性耿介,尚气节。年十一,宋太宗闻其名,授秘书省正字。淳化中,赐进士,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,官至工部侍郎。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,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,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。天禧四年卒,年四十七,谥号为文。

博览强记,尤长于典章制度。曾参预修《太宗实录》,主修《册府元龟》。今存《武夷新集》、《浦城遗书》、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》、《杨文公谈苑》15卷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碧波

    读音:bì bō

    繁体字:碧波

    英语:bluish waves

    意思:清澄绿色的水波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》:“欲将振五楼之金策,浮三湘之碧波。”
      ▶唐·许浑《夜泊

  • 不敢

    读音:bù gǎn

    繁体字:不敢

    英语:dare not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没胆量,没勇气。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。”
      

  • 冯夷

    读音:féng yí

    繁体字:馮夷

    意思:(冯夷,冯夷)

     1.传说中的黄河之神,即河伯。泛指水神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大宗师》:“冯夷得之,以游大川。”
      ▶成玄英疏:“姓冯名夷,弘农·华阴·潼乡·堤

  • 波心

    读音:bō xīn

    繁体字:波心

    意思:水中央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春题湖上》诗:“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”
      ▶宋·鲁应龙《闲窗括异志》:“一塔屹于波心。”
      ▶柯岩《奇异的书简•美的追求者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