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·朝阳洞》 古来道士今莫逢,石壁乳流苔正湿。

古来道士今莫逢,石壁乳流苔正湿。

意思:自古以来道士现在没有遇到,石壁乳流苔正湿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·朝阳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洞门虽向扶桑开,洞深不放阳乌入。古来道士今莫逢,石壁乳流苔正湿》是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深邃的自然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理解和敬仰。 首句“洞门虽向扶桑开”描绘了洞口的景象,似乎在暗示洞内世界的神秘和吸引力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进入洞内的渴望,同时也为读者揭示了洞内世界的神秘和未知。 “洞深不放阳乌入”一句,形象地描绘了洞穴的深度和洞内世界的神秘。阳乌在这里象征着太阳,暗示着洞穴的深度和广度之大,以至于连太阳都无法进入。这进一步增强了洞穴的神秘感和吸引力。 “古来道士今莫逢”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状态,他们似乎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生活,与世隔绝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这句诗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敬仰和向往之情。 “石壁乳流苔正湿”则是对洞内景象的生动描绘,石壁上的乳状液体流淌,苔藓湿润,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环境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穴的神秘和深邃,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敬仰和向往之情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象生动,富有诗意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洞门虽向扶桑开,洞深不放阳乌入。
古来道士今莫逢,石壁乳流苔正湿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古来

    读音:gǔ lái

    繁体字:古來

    英语:old-time

    意思:(古来,古来)
    自古以来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》序:“古来此娱,书籍未见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翰《

  • 石壁

    读音:shí bì

    繁体字:石壁

    英语:cliff; precipice

    意思:陡立的山巖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神仙传•孙博》:“山间石壁,地上盘石,博入其中,渐见背及两耳,良久都没。”
     

  • 道士

    读音:dào shì

    繁体字:道士

    短语:法师

    英语:Taoist

    意思:
     1.有道之士,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      ▶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•循天之道》:“古之道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