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家书后批二十八字(在醴陵,时闻家在登州)》 此书未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头。

此书未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头。

意思:这封信没有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头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偓的《家书后批二十八字(在醴陵,时闻家在登州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四序风光总是愁,鬓毛衰飒涕横流。此书未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头》是一首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。 首句“四序风光总是愁”,诗人以四季为背景,描绘了时间的流转,但在这个流转中,诗人却感到无尽的愁苦。四季的风光本应带来欢愉,然而诗人却因愁绪满怀而无法欣赏。这句诗以景起兴,引出诗人的情感,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。 第二句“鬓毛衰飒涕横流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形象,通过“鬓毛衰飒”和“涕横流”两个形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。这里诗人以自己的衰老形象来象征亲人的离别之痛,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刻。 第三句“此书未到心先到”,诗人描述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尽管书信尚未送达,但诗人的心却已经先到了。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。 最后一句“想在孤城海岸头”,诗人描绘了自己想象中的场景,身处孤城海岸,思念着远方的亲人。这句诗以景结情,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,同时也为全诗画上了句号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四季风光的描绘、衰飒形象的刻画、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想象中的场景描绘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诗中每一个字、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,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四序风光总是愁,鬓毛衰飒涕横流。
此书未到心先到,想在孤城海岸头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韩偓(约842年~约923年),晚唐五代诗人,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其诗多写艳情,称为“香奁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海岸

    读音:hǎi àn

    繁体字:海岸

    短语:河岸 湖岸

    英语:seacoast

    意思:紧接海洋边缘的陆地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倭人传》:“从郡至倭,循海岸水行。”

  • 岸头

    读音:àn tóu

    繁体字:岸頭

    意思:(岸头,岸头)
    岸边。
      ▶唐·薛能《蒲中霁后晚望》诗:“河边霁色无人见,身带春风立岸头。”

    造句:抗击匈奴立下战功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