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普州三亭·均逸亭》 簿领仍多暇,宝从每尽欢。

簿领仍多暇,宝从每尽欢。

意思:文书大部分时间,宝物从每次尽欢。
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普州三亭·均逸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亭宇跨城端,新苔磴道盘》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亭宇、苔藓、水石、林峦等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亭宇跨城端,新苔磴道盘”中,诗人以亭宇跨立城端这一独特的视角,展现出亭宇的高耸和气势。同时,新苔和磴道这两个元素,又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、生机勃勃的景象,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。 “风光晴水石,烟景暮林峦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宇周围的景色。风光晴好的时候,水石相映,景色优美;而烟景和暮林峦的描绘,则将亭宇周围的自然美景推向了极致。 “簿领仍多暇,宝从每尽欢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尽管公务繁忙,但诗人仍有闲暇享受生活,与朋友欢聚。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感到温暖。 最后两句“何由掉尘鞅,聊问借阑干”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尘世烦扰、享受闲适生活的渴望。诗人向朋友借借阑干,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到清新自然,仿佛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间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亭宇跨城端,新苔磴道盘。
风光晴水石,烟景暮林峦。
簿领仍多暇,宝从每尽欢。
何由掉尘鞅,聊问借阑干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尽欢

    读音:jìn huān

    繁体字:儘歡

    英语: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

    意思:(尽欢,尽欢)

     1.谓孝养父母尊长,极意承欢。语出《礼记•檀弓下》:“啜菽饮水,尽

  • 簿领

    读音:bù lǐng

    繁体字:簿領

    意思:(簿领,簿领)
   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南匈奴传》:“当决轻重,口白单于,无文书簿领焉。”
      ▶《资治通鉴•唐代宗大历六年》:“滉为人廉勤,精于簿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