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独乐园七题·读书堂》 所居虽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

所居虽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

意思:所住的地方虽然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独乐园七题·读书堂》

全文赏析

吾爱董仲舒,穷经守幽独。所居虽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”开篇四句直接点出董仲舒专心攻读、聚精会神研究学问的精神。他孜孜不倦、专心致志地在经学之中寻幽探微,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和人格操守。他所在的园中虽然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”,但他三年以来不曾游览观赏。“邪说远去耳,圣言饱充腹。”这两句诗反映了董仲舒读书过程中“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”的态度。他对于各种邪说杂言不予理睬,而对圣贤之言则如饥似渴地研读,直至烂熟于胸、融化于腹。“发策登汉庭,百家始消伏。”这两句诗描述了董仲舒在汉武帝征召之下,登上朝廷,提出“天人三策”,使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消沉、销声匿迹。 整首诗通过赞美董仲舒的精神风貌和学术成就,强调了专注学问、独立思考、坚持真理的重要性,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思想风潮的清醒认识和批判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吾爱董仲舒,穷经守幽独。
所居虽有园,三年不游目。
邪说远去耳,圣言饱充腹。
发策登汉庭,百家始消伏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所居

    读音:suǒ jū

    繁体字:所居

    意思:住宅;住处。
      ▶《剪灯新话•水宫庆会录》:“至正甲申岁,潮州士人余善文,于所居白昼闲坐,忽有力士二人,黄巾绣袄,自外而入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•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

  • 游目

    读音:yóu mù

    繁体字:游目

    英语:overlook

    意思:(参见游目)
    放眼纵观;流览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离骚》:“忽反顾以游目兮,将往观乎四方。”
      ▶汉·班昭《东征赋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