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声声慢·寒花清事》 带叶分根,空翠半湿荷衣。

带叶分根,空翠半湿荷衣。

意思:分根带叶,碧蓝的半湿荷衣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炎的《声声慢·寒花清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秋色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对清雅事物的喜爱,对闲适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旧日友人的深深思念。 首句“寒花清事,老圃闲人,相看秋色霏霏。”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秋日场景,寒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老农在菜圃中悠闲地度过时光,两人相看秋色,一片宁静祥和。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。 “带叶分根,空翠半湿荷衣。沅湘旧愁未减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旧日友人的深深思念。沅湘是古地名,这里可能指作者过去的生活或情感来源。作者对那里的旧愁并未减少,反而更加思念。 “有黄金、难铸相思。”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,即使有黄金也难以比拟。 “但醉里,把苔笺重谱,不许春知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,只能在醉里重温与友人的往事,不希望春天知道这些往事。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和对旧日友人的思念,表达了作者对清雅事物的喜爱,对闲适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旧日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同时,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,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和对旧日友人的思念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寒花清事,老圃闲人,相看秋色霏霏。
带叶分根,空翠半湿荷衣。
沅湘旧愁未减,有黄金、难铸相思。
但醉里,把苔笺重谱,不许春知。
聊慰幽怀古意,且频簪短帽,休怨斜晖。
采摘无多,一笑竟日忘归。
从教护香径小,似东山、还似东篱。
待去隐,怕如今、不是晋时。
作者介绍
张炎(1248-约1320),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,字叔夏,号玉田,又号乐笑翁。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,祖籍秦州成纪(今甘肃天水)。贵族后裔(循王张俊六世孙)。祖父张濡,父张枢,皆能词善音律。前半生富贵无忧。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,南宋亡,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,家财被抄没。此后,家道中落,贫难自给,曾北游燕赵谋官,失意南归,长期寓居临安,落魄而终。

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,存词302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空翠

    读音:kōng cuì

    繁体字:空翠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绿色的草木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过白岸亭》诗:“空翠难强名,渔钓易为曲。”
      ▶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•杜甫与岑参》:“满陂空翠,凈无纤尘,鸥凫散乱,管

  • 荷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。亦指高人、隐士之服。《楚辞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荷衣兮蕙带,儵而来兮忽而逝。”《文选·孔稚珪<北山移文>》:“焚芰製而裂荷衣,抗尘容而走俗状。” 吕延济 注:“芰製、荷衣,隐者之服。” 唐 钱起 《送邬三落第还乡》诗:“荷衣垂钓且安命, 金马 招贤会有时。” 明 高启 《归吴至枫桥》诗:“寄语里閭休復羡,锦衣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