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早发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》 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横断夕阳天。

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横断夕阳天。

意思: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切断夕阳天。

出自作者[明]谢榛的《早发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山川形胜和孤村暮雨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志的郁闷。 首联“地分三晋此山川,形胜迢遥在马前。”描绘了前方的山川形胜,地跨三晋,气势磅礴,给人以一种壮美的感觉。 颔联“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横断夕阳天。”描绘了道路崎岖,乱石纵横,青草蔓延,太行山横断在夕阳之下的景象,给人以一种荒凉、落寞的感觉。 颈联“漫垂云气孤村雨,时聒乡心几树蝉。”描绘了孤村在雨中弥漫的云气和不断鸣叫的蝉声,让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。 尾联“不及阮宣随处醉,兴来即解杖头钱。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阮宣一样随处醉酒,以求解脱郁闷的心情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感的感受和个人内心的苦闷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地分三晋此山川,形胜迢遥在马前。
乱石斜通青草路,太行横断夕阳天。
漫垂云气孤村雨,时聒乡心几树蝉。
不及阮宣随处醉,兴来即解杖头钱。
作者介绍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诗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山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横断

    读音:héng duàn

    繁体字:橫斷

    英语:transection

    意思:(横断,横断)
    I

     1.谓从横里截断。
     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公孙瓒传》:“复欲自将突骑直

  • 青草

    读音:qīng cǎo

    繁体字:青草

    意思:
     1.青色的草。区别于“枯草”、“干草”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室如县罄,野无青草。”
      ▶杜预注:“在野则无蔬食之物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

  • 阳天

    读音:yáng tiān

    繁体字:陽天

    意思:(阳天,阳天)
    东南之天。九天之一。
      ▶《吕氏春秋•有始》:“东南曰阳天,其星张、翼、轸。”
      ▶高诱注:“东南,木之季也,将即太阳,纯干用事,故曰阳天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