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九峰楼》 白头搔杀倚柱遍,归棹何时闻轧鸦?

白头搔杀倚柱遍,归棹何时闻轧鸦?

意思:白头搔了倚柱遍,归划着什么时候听说轧鸦?

出自作者[唐]杜牧的《登九峰楼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晴江滟滟含浅沙,高低绕郭滞秋花》,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。 首联“晴江滟滟含浅沙,高低绕郭滞秋花”描绘了晴天江水的波光粼粼和沙子在阳光下的倒影,以及江水环绕着城市,滞留的秋花高低错落。这些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城市画卷。 颔联“牛歌鱼笛山月上,鹭渚鹙梁溪日斜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牛的歌声、鱼儿的笛声伴随着山头的月亮升起,白鹭和鹙鸟在溪边梁上日薄西山。这些景象充满了宁静和祥和,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。 然而,诗人在颈联中表达了作为一名为异乡做官的官员的无奈和思乡之情。“为郡异乡徒泥酒,杜陵芳草岂无家。”他感叹在这异乡做官只能沉溺于酒中,而故乡的杜陵芳草是否无家可归,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。 在尾联“白头搔杀倚柱遍,归棹何时闻轧鸦?”诗人以一种悲凉的心情结束全诗。他搔头叹息,彷徨柱边,不知何时能归家。这种深深的忧虑和无奈,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思乡之情,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晴江滟滟含浅沙,高低绕郭滞秋花。
牛歌鱼笛山月上,鹭渚鹙梁溪日斜。
为郡异乡徒泥酒,杜陵芳草岂无家。
白头搔杀倚柱遍,归棹何时闻轧鸦?
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
杜牧(803年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孙,杜从郁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又入观察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。

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,其诗英发俊爽,多切经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颇高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,\"大杜“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倚柱

    读音:yǐ zhù

    繁体字:倚柱

    意思:
     1.靠在柱子上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燕策三》:“轲(荆轲)自知事不就,倚柱而笑,箕踞以骂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雅量》:“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。”

  • 白头

    读音:bái tóu

    繁体字:白頭

    短语: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

    英语:hoary head

  • 何时

    读音:hé shí

    繁体字:何時

    英语:when

    意思:(何时,何时)

     1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皇天淫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干?”唐·韩愈《赠别元十

  • 轧鸦

    读音:zhá yā

    繁体字:軋鴉

    意思:(轧鸦,轧鸦)
    橹声。
      ▶唐·杜牧《登九峰楼》诗:“白头搔杀倚柱遍,归棹何处闻轧鸦。”

    解释:1.橹声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