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行香子·草色芊绵》 举头见日,不见长安。

举头见日,不见长安。

意思:举头看天,可是看不见长安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鼎的《行香子·草色芊绵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,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 首句“草色芊绵。雨点阑斑。糁飞花、还是春残。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草色芊绵,春雨点点,飞花飘落,春天即将结束。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,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季节的变化。 “天涯万里,海上三年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长时间的等待。作者在天涯海角等待了很长时间,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,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“试倚危楼,将远恨,卷帘看。举头见日,不见长安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登上高楼的感受,想要看清楚远方的故乡,但只能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,却看不到故乡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。 “谩凝眸、老泪凄然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长时间的凝视和思念带来的悲伤和泪水。作者凝视着远方,泪水满面,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孤独的感受。 “山禽飞去,榕叶生寒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改变,山禽飞去,榕叶生寒,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。 最后,“到黄昏也,独自个,尚凭阑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独自凭栏的孤独和寂寞。作者在黄昏时分仍然独自凭栏,思念着故乡和亲人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的感慨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的感慨,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草色芊绵。
雨点阑斑。
糁飞花、还是春残。
天涯万里,海上三年。
试倚危楼,将远恨,卷帘看。
举头见日,不见长安。
谩凝眸、老泪凄然。
山禽飞去,榕叶生寒。
到黄昏也,独自个,尚凭阑。
作者介绍
赵鼎(1085年—1147年),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。解州闻喜东北(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)人。宋高宗时政治家、词人。

赵鼎早孤,由母樊氏抚养成人。崇宁五年(1106年)登进士第。累官河南洛阳令。高宗即位,除权户部员外郎。建炎三年(1129年),拜御史中丞。建炎四年(1130年),签书枢密院事,旋出知建州、洪州。绍兴年间几度为相,任内推崇洛学,巩固政权,号称“小元祐”。后因反对和议,为秦桧所构陷,罢相,出知泉州。旋即谪居兴化军,移漳州、潮州安置,再移置吉阳军。

赵鼎在吉阳三年,知秦桧必欲杀己,自书铭旌曰:“身骑箕尾归天上,气作山河壮本朝。”不食而卒,年六十三。宋孝宗时,追赠太傅、丰国公,赐谥“忠简”。淳熙十五年(1188年),配享高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

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。与李纲、胡铨、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。赵鼎善文、诗、词。著有《忠正德文集》、《得全居士词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长安

    读音:cháng ān

    繁体字:長安

    英语:chang-an

    意思:(长安,长安)

     1.古都城名。
      ▶汉高祖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东汉·献帝初、西晋·愍帝、前

  • 不见

    读音:bú jiàn

    繁体字:不見

    短语: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

    英语:not see

    意思:(不见,不见)

     1.看不到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