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乐著作送酒》 无因上到通明殿,只许微闻玉佩音。

无因上到通明殿,只许微闻玉佩音。

意思:没有就上到通明殿,只允许微闻玉佩音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次韵乐著作送酒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命旅程,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酒和人生理解的变化。首句“少年多病怯杯觞,老去方知此味长。”描绘了作者在年轻时因为多病而害怕饮酒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才开始理解酒的味道和其中的深意。这里暗含了对生活和经验的积累,使人更加欣赏和理解事物。 接下来,“万斛羁愁都似雪,一壶春酒若为汤。”作者用鲜明的比喻,将大量的羁旅愁苦比作纷飞的大雪,而一壶春酒则如同热汤,为人生带来温暖和慰藉。这里的酒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慰藉和温暖。 然后,“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,梦寻飞步五云深。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界的疏离感,以及向往超凡脱俗、飞步云端的理想境界。 最后,“无因上到通明殿,只许微闻玉佩音。”这两句充满了遗憾和渴望,表达了作者无法亲自到达通明殿,只能微微听到玉佩的声音,展示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无法触及的遗憾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对酒的理解、对纷扰世界的疏离、对理想境界的向往,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追求。同时,诗中的比喻和意象生动鲜明,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少年多病怯杯觞,老去方知此味长。
万斛羁愁都似雪,一壶春酒若为汤。
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,梦寻飞步五云深。
无因上到通明殿,只许微闻玉佩音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微闻

    读音:wēi wén

    繁体字:微聞

    意思:(微闻,微闻)

     1.隐约听到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诸将微闻其计,以告项羽。”
      ▶宋·岳珂《桯史•天子门生》:“高宗更化,微闻其事。”

  • 无因

    读音:wú yīn

    繁体字:無因

    意思:(无因,无因)

     1.无所凭藉;没有机缘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远游》:“质菲薄而无因兮,焉託乘而上浮?”南朝·宋·谢惠连《雪赋》:“怨年岁之易暮,伤后会之无因。”

  • 玉佩

    读音:yù pèi

    繁体字:玉佩

    英语:jade wearing

    意思:(参见玉珮)
    亦作“玉珮”。
     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。
      ▶《诗•秦风•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;何以

  • 通明

    读音:tōng míng

    繁体字:通明

    短语:焕 光芒万丈 亮 光明 光亮 亮堂堂 辉煌 清明 晔 皓 烁 透明 鲜明 灿 炯 明朗 明 敞亮 煌

    英语:brightly lit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