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》 猥承三事命,虚忝百僚师。

猥承三事命,虚忝百僚师。

意思:承蒙三事命令,虚忝百官师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说的《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朝廷任职时的作品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年老体衰、无法再为国家尽忠的无奈和遗憾。 首联“大块熔群品,经生偶圣诗”,表达了作者对群臣的敬重和对圣贤诗书的热爱。颔联“猥承三事命,虚忝百僚师”,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任职的荣幸和责任重大。颈联“赐釜同荣拜,摐金宴宰司”,描述了朝廷的盛况和作者的荣耀。尾联“少留青史笔,未敢赤松期”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责任的担当和对隐逸生活的敬畏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和国家深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、无法再为国家尽忠的无奈和遗憾。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,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大块熔群品,经生偶圣诗。
猥承三事命,虚忝百僚师。
右揆谋华硕,前星傅重资。
连骞求旧礼,滥典乐贤诗。
赐釜同荣拜,摐金宴宰司。
菊花吹御酒,兰叶捧天词。
宝历休明盛,颓年晷漏衰。
少留青史笔,未敢赤松期。
作者介绍
张说(yuè)(667年-730年),字道济,一字说之,河南洛阳人,唐朝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,策论为天下第一,历任太子校书、左补阙、右史、内供奉、凤阁舍人,参与编修《三教珠英》,因不肯诬陷魏元忠,被流放钦州。后来,张说返回朝中,任兵部员外郎,累迁工部侍郎、兵部侍郎、中书侍郎,加弘文馆学士。

张说拜相后,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,被贬为尚书左丞,后拜中书令,封燕国公。姚崇拜相后,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,又贬岳州刺史,在苏颋进言下,改任荆州长史。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,持节安抚同罗、拔曳固等部,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,被召拜为兵部尚书。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,建议裁撤镇军,整顿府兵,升任中书令,加集贤院学士,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,进封右丞相。

张说脾气暴躁,与同僚关系不睦,而且生性贪财,因此遭到弹劾,被免去中书令,后被迫致仕。不久,张说被起复,先为右丞相,又任左丞相。开元十八年(730年),张说病逝,时年六十四岁。追赠太师,谥号文贞。

张说前后三次为相,执掌文坛三十年,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,与许国公苏颋齐名,号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事

    读音:sān shì

    繁体字:三事

    意思:
     1.三件事。所指随文而异。指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大禹谟》:“六府三事允治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正身之德,利民之用,厚民之生,此三事惟当谐和之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