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宴散》 残暑蝉催尽,新秋雁带来。

残暑蝉催尽,新秋雁带来。

意思:残暑蝉催促尽,新秋雁带来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宴散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场景,充满了宁静、和谐和生机。 首句“小宴追凉散,平桥步月回”描绘了诗人在夏夜的小宴之后,寻找清凉,在平桥上散步,月光下的情景。小宴可能是一次亲密的聚会,人们在其中享受美食和欢笑。而“追凉散”则暗示了炎热的天气,人们需要寻找清凉来消暑。平桥步月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桥上,欣赏月色,感受夜晚的宁静。 “笙歌归院落,灯火下楼台”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笙歌四起,灯火阑珊。院落和楼台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,人们在夜晚的灯火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。 “残暑蝉催尽,新秋雁带来”两句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。残暑渐退,新秋来临,大雁南飞。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,给人一种岁月流转的感觉。 最后两句“将何迎睡兴,临卧举残杯”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迎接睡眠的期待,以及在睡前再饮一杯酒的习惯。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在夏夜的悠闲和享受生活的一面。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、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夏夜的场景,充满了宁静、和谐和生机。通过诗人的视角,读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小宴追凉散,平桥步月回。
笙歌归院落,灯火下楼台。
残暑蝉催尽,新秋雁带来。
将何迎睡兴,临卧举残杯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带来

    读音:拼音:dài lái 五笔:gkgo

    带来的解释

    随身拿着、随身携带。

    例句:

    EXO的到来,给这个商场带来了很多粉丝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带的解释 带 (帶) à 用皮、布或线等做
  • 残暑

    读音:cán shǔ

    繁体字:殘暑

    意思:(残暑,残暑)
    残余的暑气。
      ▶唐·沈佺期《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》诗:“小池残暑退,高树早凉归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曲江早秋》诗:“早凉晴后至,残暑暝来散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