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》 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。

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。

意思:过去风景登临地,现在穿戴送别席。

出自作者[唐]孟浩然的《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吟咏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。 首联“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”,诗人用典,以“彭泽酒”代指陶渊明的酒,表达了昔日这里是风景宜人的登临胜地,今日却是衣冠济济的送别筵席。一“昔”一“今”相对比,突显出时光流转、人事变迁的感慨。 颔联“醉坐自倾彭泽酒,思归长望白云天”,诗人借酒浇愁,独自醉坐,倾杯畅饮,表达了离别之时的伤感和思归之情。而“白云天”则象征着自由、高洁和向往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颈联“洞庭一叶惊秋早,濩落空嗟滞江岛”,诗人以洞庭湖上一叶落知秋的景象,表达了秋天的到来,自己却落魄滞留江岛的无奈和感叹。这一句既承接了上联的离别伤感,又为下联的感慨世事做铺垫。 尾联“寄语朝廷当世人,何时重见长安道”,诗人以寄语朝廷当世人的方式,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希望朝廷能够重见太平盛世,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再次回到长安大道的愿望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,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昔时风景登临地,今日衣冠送别筵。
醉坐自倾彭泽酒,思归长望白云天。
洞庭一叶惊秋早,濩落空嗟滞江岛。
寄语朝廷当世人,何时重见长安道。
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
孟浩然(689—740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现湖北襄阳)人,世称孟襄阳。因他未曾入仕,又称之为孟山人,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。

孟浩然生当盛唐,早年有志用世,在仕途困顿、痛苦失望后,尚能自重,不媚俗世,修道归隐终身。曾隐居鹿门山。40岁时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曾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张九龄招致幕府,后隐居。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,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。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,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。

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,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,有《孟浩然集》三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登临

    读音:dēng lín

    繁体字:登臨

    英语:visit; visit famous mountains

    意思:(登临,登临)
    登山临水。也指游览。语本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憭慄兮若在远行,登山临水兮送

  • 衣冠

    读音:yì guān

    繁体字:衣冠

    短语:羽冠

    英语:clothes and hat

    意思:I

     1.衣和冠。古代士以上戴冠,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。
     

  • 送别

    读音:sòng bié

    繁体字:送別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farewell

    意思:(送别,送别)
    送行;告别。
      ▶唐·祖咏《别怨》诗:“送别到中流,秋船倚渡头。”

  • 昔时

    读音:xī shí

    繁体字:昔時

    英语:yore

    意思:(昔时,昔时)
    往日;从前。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东平王苍传》:“骨肉天性,诚不以远近亲疏,然数见颜色,情重昔时。”
      ▶唐

  • 风景

    读音:fēng jǐng

    繁体字:風景

    短语:景 景观 色

    英语:landscape

    意思:(风景,风景)

     1.风光景色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

  • 别筵

    读音:bié yán

    繁体字:別筵

    英语:farewell dinner party

    意思:(别筵,别筵)
    饯别的筵席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庾肩吾《饯张孝总应令》诗:“别筵开帐殿,离舟卷幔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