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借东山康乐手,共翻北本湼槃经。
意思:曾借东山康乐手,一起翻北本湼盘经。
出自作者[宋]董嗣杲的《翻经台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描绘一幅宁静而神圣的佛教修行场景,通过细致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的深深敬仰。
首句“过门跬步入香林,七叶遗阴地尚灵”,诗人步入一片香林,这片林子似乎是佛祖七叶化身的象征,充满了神秘和灵性。
“曾借东山康乐手,共翻北本湼槃经”,诗人借用了东山的乐善好施的手,共同翻阅了北本涅槃经,这是对佛教经典的敬仰和参与。
“阑腰叶拥空台赤,石罅泉通远笕青”,这两句描绘了景物的细节,叶子拥簇着空台,显得赤红,石头的缝隙里流出的泉水从远处高处流下,显得青翠。这种对细节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。
“云掩莲花峰下座,若人演义若人听”,最后两句描绘了莲花峰下座,云雾掩映下的场景,有人正在讲解佛义,有人正在倾听。这不仅是对佛教修行场景的描绘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充满了对佛教的敬仰和赞美,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深理解和敬仰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