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诗》 和亲只道能稽古,沉略从来不解羞。

和亲只道能稽古,沉略从来不解羞。

意思:和亲只道能考古,沉略从来不解羞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,通过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故事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。 首句“两壁美人虹已收,苍崖纤手藓痕秋”描绘了山壁之上,虹消雨霁,只剩下苍翠的崖壁和藓痕秋色。这里的“美人虹”借指彩虹,形象生动,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。 “和亲只道能稽古,沉略从来不解羞”是对和亲政策的批评。诗人认为,和亲政策只是认为可以稽古(即复古),但实际上这种政策从来就不懂得如何避免屈辱。这里的“沉略”指的是屈辱的策略,“不解羞”则表达了对这种政策的不满。 “汉月明明掌中照,胡尘漠漠指间留”描绘了汉月和胡尘交错的历史场景,其中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。 “昭君殁后更多恨,弹作琵琶曲未休”是对昭君出塞后无尽的哀怨和遗憾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昭君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的哀怨之情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生动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历史的反思,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两壁美人虹已收,苍崖纤手藓痕秋。
和亲只道能稽古,沉略从来不解羞。
汉月明明掌中照,胡尘漠漠指间留。
昭君殁後更多恨,弹作琵琶曲未休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和亲

    解释

    和亲 héqīn

    [(of some feudal dynasties)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

  • 不解

    读音:bù jiě

    繁体字:不解

    英语:not understand

    意思:I

     1.不能解开;不能分开。
       ▶《楚辞•九章•哀郢》:“心絓结而不解兮,思蹇产而不释。”

  • 从来

    读音:cóng lái

    繁体字:從來

    短语: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

    英语:always

    意思:(从来,从来)

     1.亦作“

  • 只道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只说;只以为。 宋 杨万里 《秋雨叹》诗:“居人只道秋霖苦,不道行人坭更深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料那人争知我,如今病未愈,只道把他孤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三回:“小弟只道他死了,因此一径地逃来,投奔大官人处,躲灾避难。”

    读音:zhī dào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