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璿公山池》 远公遁迹庐山岑,开士幽居祇树林。

远公遁迹庐山岑,开士幽居祇树林。

意思:远公隐居庐山岑,开士隐居只树林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颀的《题璿公山池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远公和开士两位隐士的生活和禅修状态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远公遁迹庐山岑,开士幽居祇树林的景象。这描绘了两位隐士在庐山岑的隐居地,这片树林是他们的世界,是他们与世隔绝的地方。 接着,诗中描绘了远公和开士的生活环境。片石孤峰窥色相,清池皓月照禅心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他们通过观察石片和池水中的颜色来领悟禅理,月亮的清辉照亮了他们的禅心。这表明他们已经达到了禅定的境界,能够通过自然界的美丽来体验禅意。 随后,诗中描述了他们在禅修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美好时刻。指挥如意天花落,坐卧闲房春草深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他们在禅修过程中所经历的美好时刻,如指挥如意时天花飘落,在闲房中坐卧时春草深深。这表明他们的禅修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,能够感受到禅修带来的美好和宁静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他们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禅修的热爱。此外俗尘都不染,惟馀玄度得相寻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他们已经摆脱了世俗的困扰,只追求禅修的境界,只有那些对禅修有热情的人才会来寻找他们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士在庐山岑的隐居地,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丽来领悟禅理,达到了禅定的境界,并热爱禅修的生活。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禅修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禅修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远公遁迹庐山岑,开士幽居祇树林。
片石孤峰窥色相,清池皓月照禅心。
指挥如意天花落,坐卧闲房春草深。
此外俗尘都不染,惟馀玄度得相寻。
作者介绍
李颀(690?—751?),字、号均不详,汉族,郡望赵郡(今河北赵县),河南颍阳(今河南登封)一带人,唐代诗人。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,曾任新乡县尉,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。

李颀擅长七言歌行,诗以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与王维、高适、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开士

    读音:kāi shì

    繁体字:開士

    意思:(开士,开士)
    菩萨的异名。以能自开觉,又可开他人生信心,故称。后用作对僧人的敬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文学》“提婆初至,为东亭第讲《阿毗昙》”刘孝标注引晋·慧

  • 远公

    读音:yuǎn gōng

    繁体字:遠公

    意思:(远公,远公)
    晋高僧慧远,居庐山·东林寺,世人称为远公。
      ▶唐·孟浩然《晚泊浔阳望庐山》诗:“尝读远公传,永怀尘外踪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访矿坑老僧》诗:“

  • 遁迹

    读音:dùn jì

    繁体字:遁跡

    英语:live in seclusion

    意思:(遁迹,遁迹)
    亦作“遯迹”。
     见“遁蹟”。

    近义词: 出亡、

  • 庐山

    读音:lú shān

    繁体字:廬山

    英语:Lushan

    意思:(庐山,庐山)
    山名。在江西省·九江市南,耸立于鄱阳湖、长江之滨。又名匡山、匡庐。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,故名。见北魏·郦道元

  • 树林

    读音:shù lín

    繁体字:樹林

    短语:原始林 丛林 山林 树丛 森林

    英语:woods

    意思:(树林,树林)
    成片生长的树木。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醉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