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东林道上閒步三首》 碧眼庞眉老比丘,云根高卧语难酬。

碧眼庞眉老比丘,云根高卧语难酬。

意思:碧眼庞眉老比丘,云根高卧对难酬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东林道上閒步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一位比丘(和尚)的诗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位安详、超脱的比丘形象,以及他周围的环境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: 1. 形象描绘:首句“碧眼庞眉老比丘”形象地描绘出比丘的外貌特征,碧眼庞眉,给人一种深邃、沉稳的感觉,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年龄和修行程度。 2. 环境描绘:次句“云根高卧语难酬”描绘了比丘所处的环境,云根高卧,给人一种高远、清幽的感觉,语难酬则表现了比丘深沉内敛的性格。 3. 内心状态:三四句“萧然丈室无人间,一炷炉峰顶上浮”进一步展现了比丘的内心状态,萧然丈室无人间,表现了比丘的孤寂和超脱,一炷炉峰顶上浮则表现了比丘的专注和冥想。 整首诗通过形象、环境和内心状态的描绘,展现了一位深沉、内敛、专注修行的比丘形象,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清幽、高远、超脱的氛围。 在语法和用词方面,诗人也颇具匠心。比如,“碧眼庞眉”的运用,既形象又生动;而“云根高卧”则运用了象征手法,既描绘了环境又暗示了人物的性格。同时,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流畅自然,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氛围,成功地展现了一位比丘的形象和内心世界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敬仰和赞美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碧眼庞眉老比丘,云根高卧语难酬。
萧然丈室无人间,一炷炉峰顶上浮。
作者介绍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云根

    读音:yún gēn

    繁体字:雲根

    意思:(云根,云根)

     1.深山云起之处。
      ▶晋·张协《杂诗》之十:“云根临八极,雨足洒四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》诗:“忠州三峡内,井邑聚

  • 比丘

    读音:bǐ qiū

    繁体字:比丘

    英语:monk

    意思:亦作“比邱”。
     佛教语。梵语的译音。意译“乞士”,以上从诸佛乞法,下就俗人乞食得名,为佛教出家“五众”之一。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,俗称和尚。

  • 碧眼

    读音:bì yǎn

    繁体字:碧眼

    意思:
     1.绿色的眼睛。
      ▶唐·李咸用《临川逢陈百年》诗:“麻姑山下逢真士,玄肤碧眼方瞳子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佛日山荣长老方丈》诗之二:“何处霜眉碧眼客,结为三友冷相看

  • 庞眉

    读音:páng méi

    繁体字:龐眉

    意思:(庞眉,庞眉)
    眉毛黑白杂色。形容老貌。庞,用同“庬”。
      ▶唐·钱起《赠柏岩老人》诗:“庞眉忽相见,避世一何久。”
      ▶元·谷子敬《城南柳》第三摺:“见一箇庞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