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》 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。

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。

意思:三年拔薤成仁政,有一天被茅草修所居住。

出自作者[唐]吴融的《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》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经历和感受的诗,表达了他对生活和政治的看法。 首联“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”,通过对比“仁政”和“诛茅”的意象,描绘出诗人对生活和政治的深刻理解。拔薤是一种农事活动,象征着诗人三年来的辛勤劳动和付出,而诛茅则是指修建住所,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努力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政治的理解,即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付出,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。 颔联“晓岫近排吟阁冷,夜江遥响寝堂虚”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夜晚的声响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。晓岫近排吟阁冷,描绘了清晨的山峰近在咫尺,而吟阁则象征着诗人的吟咏和思考。夜江遥响寝堂虚,则描绘了夜晚的江水声在远处回响,而寝堂则象征着诗人的住所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颈联“唯怀避地逃多难,不羡朝天卧直庐”,表达了诗人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的无奈。避地逃多难,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政治纷争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避世生活的向往。不羡朝天卧直庐,则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 尾联“记得街西邻舍否,投荒南去五千余”,通过回忆过去的邻舍和自己的经历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投荒南去五千余,描述了诗人投奔南方的经历,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信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,表达了他对生活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政治的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年拔薤成仁政,一日诛茅葺所居。
晓岫近排吟阁冷,夜江遥响寝堂虚。
唯怀避地逃多难,不羡朝天卧直庐。
记得街西邻舍否,投荒南去五千余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成仁

    读音:chéng rén

    繁体字:成仁

    英语:die for a righteous cause

    意思:成就仁德。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

  • 一日

    读音:yī rì

    繁体字:一日

    英语:legal 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一昼夜;一天。
      ▶《诗•王风•采葛》:“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”
      ▶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是以肠一

  • 拔薤

    读音:bá xiè

    繁体字:拔薤

    意思:《后汉书•庞参传》:“拜参为汉阳太守。郡人任棠者,有奇节,隐居教授。
      ▶参到,先候之。
      ▶棠不与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户屏前,自抱孙儿伏于户下……参思其微意,良久曰

  • 所居

    读音:suǒ jū

    繁体字:所居

    意思:住宅;住处。
      ▶《剪灯新话•水宫庆会录》:“至正甲申岁,潮州士人余善文,于所居白昼闲坐,忽有力士二人,黄巾绣袄,自外而入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•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