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山僧二首》 一夏不离苍岛上,秋来频话石城南。

一夏不离苍岛上,秋来频话石城南。

意思:一个夏天不离青岛上,秋季以来频繁且石城南边。

出自作者[唐]陆龟蒙的《山僧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山藓几重生草履,涧泉长自满铜瓶》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宁静祥和的向往。 首联“山藓几重生草履,涧泉长自满铜瓶”中,诗人描绘了山间藓石上长满了草履,而涧泉则常年不息地流淌。这些自然景象都体现了山间的生机和活力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颔联“时将如意敲眠虎,遣向林间坐听经”中,诗人用“时将如意敲眠虎”来描绘自己与山中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,用“遣向林间坐听经”来表达自己对佛经的热爱和追求。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颈联“一夏不离苍岛上,秋来频话石城南”中,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苍岛上的生活,以及与石城南的频繁交流。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怀念。 尾联“思归瀑布声前坐,却把松枝拂旧庵”中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瀑布声前坐思归的心情,用拂松枝的动作来表达对旧庵的怀念和留恋。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中的细节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,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藓几重生草履,涧泉长自满铜瓶。
时将如意敲眠虎,遣向林间坐听经。
一夏不离苍岛上,秋来频话石城南。
思归瀑布声前坐,却把松枝拂旧庵。
作者介绍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、道家学者,字鲁望,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长洲(今苏州)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(今甪直镇)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石城

    读音:shí chéng

    繁体字:石城

    意思:
     1.传说中的山名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说剑》:“以燕谿、石城为锋。”
      ▶成玄英疏:“石城,塞外山,此地居北,以为剑锋。”
      ▶《楚辞•刘向<九叹•逢纷

  • 一夏

    读音:yī xià

    繁体字:一夏

    意思:
     1.一个夏季。
      ▶汉·王充《论衡•顺鼓》:“其遭若尧、汤之水旱,犹一冬一夏也。”
      ▶宋·戴复古《织妇叹》诗:“一春一夏为蚕忙,织妇布衣仍布裳。”
     <

  • 不离

    读音:bù lí

    繁体字:不離

    意思:(不离,不离)

     1.不失;不失为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同乎无知,其德不离;同乎无欲,是谓朴素。”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:“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

  • 上秋

    读音:shàng qiū

    繁体字:上秋

    意思:孟秋。指农历七月。
      ▶《资治通鉴•后晋高祖天福六年》:“又言自二月以来,令各具精甲壮马,将以上秋南寇。”
      ▶胡三省注:“上秋,谓七月。”

    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