辅嗣元不识易,安国未尝传书。
意思:王弼元不认识易,安国未曾传信。
出自作者[宋]方回的《客况六言五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谈论学问和知识的。诗中提到了两位古代的学者,辅嗣和安国,他们对于易经和书籍的态度,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追求。
首句“辅嗣元不识易”,辅嗣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,他对于易经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研究,但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,不断地探索易经的奥秘,不断地寻求新的知识。这句诗表达了辅嗣对于易经的热爱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。
“安国未尝传书”则表达了安国对于书籍的态度,他对于书籍的珍视和尊重,他从不轻易传阅书籍,而是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。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敬畏和尊重,以及对于知识的不断探索和追求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周官谬释揆岳”和“□□□□瓜鱼”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解释。诗人认为,周官的书籍虽然有些谬误和不准确的地方,但是它们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,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它们。同时,诗人也认为,我们应该像瓜鱼一样,不断地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,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,以及对于知识的敬畏和尊重。诗人认为,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,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,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。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敬仰和追求,以及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