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客况六言五首》 辅嗣元不识易,安国未尝传书。

辅嗣元不识易,安国未尝传书。

意思:王弼元不认识易,安国未曾传信。

出自作者[宋]方回的《客况六言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谈论学问和知识的。诗中提到了两位古代的学者,辅嗣和安国,他们对于易经和书籍的态度,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追求。 首句“辅嗣元不识易”,辅嗣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,他对于易经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研究,但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,不断地探索易经的奥秘,不断地寻求新的知识。这句诗表达了辅嗣对于易经的热爱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。 “安国未尝传书”则表达了安国对于书籍的态度,他对于书籍的珍视和尊重,他从不轻易传阅书籍,而是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。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敬畏和尊重,以及对于知识的不断探索和追求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周官谬释揆岳”和“□□□□瓜鱼”,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解释。诗人认为,周官的书籍虽然有些谬误和不准确的地方,但是它们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,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它们。同时,诗人也认为,我们应该像瓜鱼一样,不断地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,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,以及对于知识的敬畏和尊重。诗人认为,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,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,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。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敬仰和追求,以及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辅嗣元不识易,安国未尝传书。
周官谬释揆岳,瓜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安国

    读音:ān guó

    繁体字:安國

    意思:(安国,安国)

     1.使国家安定。
      ▶《孙子•火攻》:“故明君慎之,良将警之,此安国全军之道也。”
      ▶张预注:“君常慎于用兵,则可以安国。”
     

  • 未尝

    读音:wèi cháng

    繁体字:未嘗

    短语:远非 罔 毋 莫 靡 从不 绝非 从未

    英语:have not

    意思:(未尝,未尝)

     1.未曾,不

  • 辅嗣

    读音:fǔ sì

    繁体字:輔嗣

    意思:(辅嗣,辅嗣)
    指三国·魏·王弼。
      ▶王弼字辅嗣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赏誉》:“王长史叹林公;寻微之功,不减辅嗣。”
      ▶刘孝标注引《支遁别传

  • 传书

    读音:chuán shū

    繁体字:傳書

    意思:(传书,传书)

     1.谓使书籍流传于世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道》:“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,而世因贵言传书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抄写或刻印书籍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