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尚方剑》 汉家贤傅生负气,死不再逢刀笔吏。

汉家贤傅生负气,死不再逢刀笔吏。

意思:汉家贤傅先生赌气,死亡不会再遇到那些刀笔吏。

出自作者[明]李东阳的《尚方剑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以古讽今的诗歌,借助汉代的故事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状况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句“中书势重儒臣轻”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,权力集中在中书手中,儒臣受到轻视。第二句“天下善类皆为朋”进一步描述了社会上的善良人士皆被排斥,只能相互为朋,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。 接着,诗人借用了汉代傅生的故事来表达对忠诚耿直之士的赞美。“汉家贤傅生负气,死不再逢刀笔吏”,傅生因为秉持正气,拒绝与邪恶的刀笔吏同流合污,最终遭受不幸。这里诗人通过傅生的形象,赞美了那些坚持正义,不畏权势的人士。 然后,诗人转向了对君王愤怒的描述,“君王奋怒威莫当,宫掖才容免冠地。”君王的愤怒无人能挡,宫廷中只能容忍那些妥协顺从的人。这里诗人暗示了当时的君王缺乏容纳直言的雅量。 最后,“汉家佞臣多戴头,借剑不报萧公仇,当时只问安昌侯。”诗人再次借用汉代的故事,描述了邪恶势力横行,忠良被欺压的状况。借剑不报萧公仇,表达了正义无法得到伸张的不满,而“当时只问安昌侯”则进一步揭示了权力斗争下的社会不公。 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借用汉代的故事,以古讽今,揭露了权力斗争和社会不公,表达了对忠诚、正义人士的赞美,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中书势重儒臣轻,天下善类皆为朋。
汉家贤傅生负气,死不再逢刀笔吏。
君王奋怒威莫当,宫掖才容免冠地。
汉家佞臣多戴头,借剑不报萧公仇,当时只问安昌侯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汉家

    解释

    汉家 Hànjiā

    [Han Dynasty (206B.C—200A.C)] 即汉朝

    汉家山东二百州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
    为汉家除残去秽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<

  • 刀笔

    读音:dāo bǐ

    繁体字:刀筆

    英语:pettifoggery

    意思:(刀笔,刀笔)

     1.古代书写工具。古时书写于竹简,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酷吏列传》:“临江

  • 负气

    读音:fù qì

    繁体字:負氣

    英语:angrily

    意思:(负气,负气)

     1.凭恃意气,不肯屈居人下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苻坚载记上》:“特进樊世,氐豪也,有大勋于苻氏,负气倨傲

  • 不再

    读音:bù zài

    繁体字:不再

    英语:no more

    意思:不重复第二次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儒行》:“过言不再,流言不极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不再,犹不更也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

  • 笔吏

    读音:bǐ lì

    繁体字:筆吏

    意思:(笔吏,笔吏)
    指担任书写职务的低级官吏。
      ▶唐·沈亚之《祝楠木神文》:“及寤怪叹,以告笔吏,扃曰:斯疠鬼也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笔吏疲于写录,僮隶奔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