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劝孝》 人心天理不相远,前贤孝行胡不遵。

人心天理不相远,前贤孝行胡不遵。

意思:人心天理不相远,前贤孝行为为什么不遵守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与泌的《劝孝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孝顺的赞美。 首先,诗中通过“蓼莪思二亲”等句,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。作者认为父母之恩无与伦比,他们生养、抚育自己,经历了种种艰辛,为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这种感恩之情,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。 其次,诗中通过“吴天于我心罔极”、“顺承犹恐莫酬恩”等句,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敬爱和担忧之情。作者担心自己无法回报父母的恩情,因此不敢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,更不敢忘恩负义。 此外,诗中还通过“此邦由来多孝义”、“人心天理不相远”等句,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弘扬。作者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。同时,作者也批评了薄恶习俗和不良行为,如“枭獍之徒肆其悍”,这种行为是不孝、悖德、悖礼的,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。 最后,诗中通过“在汝当为反哺乌”、“在汝当为羊跽乳”等句,表达了对孝顺行为的赞美和鼓励。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像乌鸦反哺、羊儿跪乳一样,对待父母要有孝顺之心,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情感真挚、语言生动、比喻贴切,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孝顺的赞美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复蓼莪思二亲,亲恩天地无比伦。
生我鞠我长育我,出入腹我何艰辛。
为人这子欲报德,吴天于我心罔极。
顺承犹恐莫酬恩,况敢忘恩为悖逆。
此邦由来多孝义,县西元有曾参里。
后来因避大贤名,却易里名为养志。
乃知里有孝顺人,至今名号犹芳芬。
人心天理不相远,前贤孝行胡不遵。
习俗薄恶良可叹,枭獍之徒肆其悍。
不念父母劬劳恩,悖德悖礼如习惯。
在汝当为反哺乌,汝乃叱之若狗奴。
在汝当为羊跽乳,汝乃詈之如赫鼠。
此事虽云未必然,我乃闻之毛发寒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孝行

    读音:xiào xíng

    繁体字:孝行

    短语:好斗 好事 善 善举

    英语:piety

    意思:孝敬父母的德行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地官•师氏》:“教三行:一曰孝行,以亲父

  • 相远

    读音:xiāng yuǎn

    繁体字:相遠

    意思:(相远,相远)
    相异;差距大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》:“汉之与秦,唐之与隋,其治乱安危,至相远也。

  • 前贤

    读音:qián xián

    繁体字:前賢

    英语:former worthies

    意思:(前贤,前贤)
    前代的贤人或名人。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豪士赋》:“巍巍之盛,仰邈前贤。洋洋之风,俯冠来籍。

  • 人心

    读音:rén xīn

    繁体字:人心

    英语:popular feel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的心地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我亦欲正人心、息邪说、距诐行、放淫辞,以承三圣者。”

  • 天理

    读音:t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天理

    英语:justice

    意思:
     1.天道,自然法则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运》:“夫至乐者,先应之以人事,顺之以天理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知己

  • 贤孝

    读音:xián xiào

    繁体字:賢孝

    意思:(贤孝,贤孝)
    贤惠孝顺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吕不韦列传》:“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,举立以为适而子之。”
      ▶元·王仲文《救孝子》第四摺:“这媳妇直恁般贤孝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