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寒夜怀友杂体二首》 秋深客思纷无已,复值征鸿中夜起。

秋深客思纷无已,复值征鸿中夜起。

意思:秋深客思纠纷不断,又赶上征鸿半夜起来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勃的《寒夜怀友杂体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北山烟雾始茫茫,南津霜月正苍苍》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。 首两句“北山烟雾始茫茫,南津霜月正苍苍。”描绘了北山云雾茫茫,南津霜月清冷的画面,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深秋的景象。其中,“北山”和“南津”可能分别代表了诗人所在位置和家乡的方向,而“烟雾”、“霜月”则象征着秋夜的朦胧和寒冷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秋深客思纷无已,复值征鸿中夜起。”描绘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,由于秋深了,思乡之情无法抑制,而此时又正值征鸿中夜飞起,更增添了诗人的乡愁。 接下来的四句“复閤重楼向浦开,秋风明月度江来。故人故情怀故宴,相望相思不相见。”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地点和场景,以及他和故人相聚的场景,但最终却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见,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苦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友情和相思之情,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。 在艺术手法上,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,使得诗歌的画面和情感都十分鲜明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,如“复值征鸿中夜起”与“相望相思不相见”的对比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北山烟雾始茫茫,南津霜月正苍苍。
秋深客思纷无已,复值征鸿中夜起。
复閤重楼向浦开,秋风明月度江来。
故人故情怀故宴,相望相思不相见。
作者介绍 王勃简介
王勃(约650年—约676年),字子安,汉族,唐代文学家。古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,出身儒学世家,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为“王杨卢骆”、“初唐四杰”。

王勃自幼聪敏好学,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他六岁即能写文章,文笔流畅,被赞为“神童”。九岁时,读颜师古注《汉书》,作《指瑕》十卷以纠正其错。十六岁时,应幽素科试及第,授职朝散郎。因做《斗鸡檄》被赶出沛王府。之后,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,创作了大量诗文。返回长安后,求补得虢州参军。在参军任上,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征鸿

    读音:zhēng hóng

    繁体字:徵鴻

    意思:(征鸿,征鸿)
    即征雁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赤亭渚》诗:“远心何所类,云边有征鸿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陈亮《好事近》词:“懒向碧云深处,问征鸿消息。”
      

  • 无已

    读音:wú yǐ

    繁体字:無已

    英语:endlessly; incessantly

    意思:(无已,无已)

     1.不倦,不怠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魏风•陟岵》:“父曰:‘嗟!予子行役,夙

  • 秋深

    读音:qiū shēn

    繁体字:秋深

    意思:深秋。指晚秋时节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·陈叔齐《籁纪》:“擣衣者,秋深治衣之声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长卿《九日登李明府北楼》诗:“霜降鸿声切,秋深客思迷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绅

  • 客思

    读音:kè sī

    繁体字:客思

    意思:客中游子的思绪。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白帝城怀古》诗:“古木生云际,孤帆出雾中。
      ▶川途去无限,客思坐何穷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》:“祸乱天心厌,流离客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