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边警》 太白秋高烽火惊,羽书飞下晋阳城。

太白秋高烽火惊,羽书飞下晋阳城。

意思:金星秋高烽火惊,羽书飞奔下晋阳城。

出自作者[明]谢榛的《边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太白秋高烽火惊,羽书飞下晋阳城》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,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思考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太白秋高烽火惊”,这是对战争背景的描绘,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紧急。接着,“羽书飞下晋阳城”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消息迅速传递的情景,表现了战争的紧迫性和严重性。 “沙场风急来胡马,亭障云深出汉旌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,风急、胡马奔腾、云深、旌旗飘扬,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。 “战守何人能仗策”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的担忧和关注,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策略和领导的思考。 “朝廷今日始言兵”则暗示了朝廷对战争的态度和决策,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关注和思考。 最后,“悬知驾驭还多术,早晚亲临细柳营”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对领导的期待,同时也表现了对领导策略和指挥能力的肯定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思考,同时也表达了对士兵、朝廷和领导的多方面的关注和思考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形象生动,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思考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太白秋高烽火惊,羽书飞下晋阳城。
沙场风急来胡马,亭障云深出汉旌。
战守何人能仗策,朝廷今日始言兵。
悬知驾驭还多术,早晚亲临细柳营。
作者介绍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诗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山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阳城

    读音:yáng chéng

    繁体字:陽城

    意思:(阳城,阳城)

     1.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宋玉<登徒子好色赋>》:“嫣然一笑,惑阳城,迷下蔡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:“阳城、下蔡,二县名,

  • 羽书

    读音:yǔ shū

    繁体字:羽書

    英语:feather despatch

    意思:(羽书,羽书)

     1.犹羽檄。
      ▶汉·陆贾《楚汉春秋》:“黥布反,羽书至,上大怒。”

  • 太白

    读音:tài bái

    繁体字:太白

    英语:tai pai

    意思:
     1.星名,即金星。又名启明、长庚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察日行以处位太白。”
      ▶司马贞索隐:“太白晨出

  • 秋高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秋日天空澄澈、高爽。 唐 杜甫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” 唐 陈润 《赋得秋河曙耿耿》:“晚望秋高夜,微明欲曙河。” 唐 翁承赞 《题壶山》诗:“秋高巖溜白,日上海波红。”

    读音:qiū gāo

  • 烽火

    读音:fēng huǒ

    繁体字:烽火

    短语:乱 仗 战祸 战争 战乱 战 战事 干戈 兵戈 刀兵

    英语:signal fire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时边防报

  • 惊羽

    读音:jīng yǔ

    繁体字:驚羽

    意思:(惊羽,惊羽)
    犹言惊弓之鸟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》:“闻道名城得真将,故应惊羽落空弦。”

    解释:1.犹言惊弓之鸟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