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忆故园》 杖藜出北郭,山阿延余晖。

杖藜出北郭,山阿延余晖。

意思:杖藜从北郭,山阿延余晖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新的《忆故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杖藜出北郭,山阿延余晖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步郊外,欣赏夕阳美景的诗篇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。 首句“杖藜出北郭,山阿延余晖。”中,“杖藜”指的是诗人拄着藜杖漫步,“山阿”指的是山边,“延余晖”则描绘了夕阳余晖的美景。诗人拄着藜杖,漫步出城北的郊外,来到山边,欣赏夕阳的余晖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、闲适的感觉,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。 “屏营立高原,霜飚吹我衣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原地带,被寒风所吹的情景。“屏营”意为惶恐不安,“高原”指的是地势较高的地方。诗人站在高原地带,被寒风所吹,表现出一种孤独、凄凉的感觉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 “牛羊稍绝迹,聚落灯火稀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到的景象,牛羊逐渐减少,村落里的灯火也变得稀疏。这种描绘表现出一种寂静、荒凉的氛围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。 “顾我岂无家,废置不得归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家可归的感慨。“顾我”表示自我反省,“废置”表示无家可归的状态。诗人意识到自己并非没有家,而是无法回家。这种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。 “大田已芜没,故丘人亦非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。“大田”指的是以前的农田,“故丘”则是指以前的家乡。诗人看到农田已经荒芜,家乡的人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人,这种变化更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怀念。 最后,“终当问遗老,何如丁令威。”诗人表示自己将会向当地的老人询问情况,了解家乡的现状,这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关注。同时,“丁令威”是一个典故,用来比喻家乡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,这也增加了诗篇的深度和情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漫步郊外、欣赏夕阳美景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家乡变迁的感慨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杖藜出北郭,山阿延余晖。
屏营立高原,霜飚吹我衣。
牛羊稍绝迹,聚落灯火稀。
顾我岂无家,废置不得归。
大田已芜没,故丘人亦非。
终当问遗老,何如丁令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北郭

    读音:běi guō

    繁体字:北郭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。亦指城外的北郊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齐人葬庄公于北郭。”
      ▶杜预注:“兵死不入兆域,故葬北郭。”
      ▶汉·阮瑀《

  • 余晖

    读音:yú huī

    繁体字:餘暉

    英语:sunset glow; evening glow

    意思:(余晖,余晖)

     1.傍晚的阳光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王粲<从军诗>之三》:“白日半

  • 杖藜

    读音:zhàng lí

    繁体字:杖藜

    英语:Chenopodium giganteum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拄着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茎坚韧,可为杖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让王》:“原宪华冠縰履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