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酒醒梦断,花谢月朦胧。
意思:何况酒醒梦断,花谢月朦胧。
出自作者[宋]张先的《诉衷情·花前月下暂相逢》
全文赏析
【注释】:
此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好爱情,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、圣洁,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 ,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。
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。心灵升华,笔力不凡,波澜起伏,感人至深。词中用“花”、“ 月 ”的形象贯穿而成,既写了“花前月下”的相恋 ,也写了“ 花谢月朦胧 ”的爱情受阻 ,还写了“花”不尽,月无穷的美好祝愿。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,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。
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。花前月下相逢,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;但句中插入一“暂”字,便暗透出一丝悲意。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、欢会难再的现实。“苦恨”二字叠下,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 。接下来“ 何况酒醒梦断,花谢月朦胧 ”用比兴的手法 ,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 。“ 酒醒 ”,有“愁醒”之意。“梦断”,喻往事已成空,而“花谢月朦胧”,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,明月已经黯淡,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。“何况”二字,强调好事难成,不仅写恋人隔绝,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。
过片以千钧之力,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,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。“花不尽,月无穷”两句是对偶 ,用比兴 :花不尽,是期愿青春长在;月无穷,是期愿永远团圆。紧接着,迸出“两心同”,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。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,决非出于心甘情愿,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,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。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,而且永远盛开;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,而且永远团圆。这是美丽的幻境,也是美好的期愿,这些要升现在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,需要的正是“ 两心同 ”这种极大的力量。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,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。作者《千秋岁》词云“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”,可以注解“两心同”的深刻意蕴。“此时愿作,杨柳千丝,绊惹春风。”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,寄托在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。
综上,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,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,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。宋晁补之评张先曰:“子野韵高”,乃深透之语。
相关句子
- 斜月朦胧。-- 出自《行香子·骄马花骢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- 夜半月朦胧。-- 出自《南乡子·前度几相逢》作者:[宋]葛长庚
- 云淡泞,月朦胧。-- 出自《鹧鸪天 同上》作者:[元]李治
- 云淡薄,月朦胧。-- 出自《诉衷情·夜凉清露滴梧桐》作者:[元]王庭筠
- 潮平淮月朦胧。-- 出自《临江仙·饮散离亭西去》作者:[唐]徐昌图
- 暗香依旧月朦胧。-- 出自《浣溪沙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黄昏院落月朦胧。-- 出自《浣溪沙·酒面低迷翠被重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云去住,月朦胧。-- 出自《诉衷情·渚莲霜晓坠残红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 今宵酒醒何处?-- 出自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作者:[宋]柳永
- 酒醒依旧愁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红娇翠溜歌喉急》作者:[宋]赵必?
- 南风吹酒醒。-- 出自《阮郎归·斜阳江路柳青青》作者:[宋]刘将孙
- 消遣酒醒愁。-- 出自《风入松·春寒懒下碧云楼》作者:[宋]张枢
- 西风吹酒醒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净亭亭》作者:[宋]谭宣子
- 夜来残酒醒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碧纱微露纤纤玉》作者:[宋]苏轼
- 梦回酒醒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回风落景》作者:[宋]苏轼
- 寒催酒醒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寒催酒醒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 寒催酒醒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寒催酒醒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 酒醒。-- 出自《过涧歇近》作者:[宋]柳永
- 何况草长时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闻人语著仙卿字》作者:[宋]张先
- 何况是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玉帘寒》作者:[宋]王沂孙
- 何况好年华。-- 出自《朝中措·身闲身健是生涯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- 何况会婆娑。-- 出自《望江南/忆江南》作者:[宋]周邦彦
- 何况。-- 出自《定风波·把酒花前欲问他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- 何况于士人。-- 出自《薤露行》作者:[魏晋]曹植
- 何况相逢无处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暂来还去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 何况相逢无处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暂来还去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 何况别离难。-- 出自《一丛花·伤春时候一凭阑》作者:[宋]程垓
- 何况轻离别。-- 出自《霜天晓角·欢娱电掣》作者:[宋]姜特立
- 吹梦断。-- 出自《渔家傲·灯火已收正月半》作者:[宋]王安石
- 清梦断。-- 出自《渔家傲·隔岸桃花红未半》作者:[宋]王安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