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》 知有英儒伯始孙,聚书讲学贲邱园。

知有英儒伯始孙,聚书讲学贲邱园。

意思:知道有英儒伯始孙,藏书讲学贲邱园。

出自作者[宋]梁周翰的《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知有英儒伯始孙,他们聚书讲学贲邱园,征搜贤才,旌表德门,全族孝悌,深幽之处兰花盛开,小冠子夏来相示诗版因凭寄竹轩。 首句“知有英儒伯始孙”直接点明主题,诗人对伯始孙这一家族的英儒特质表示赞赏。 “聚书讲学贲邱园”描绘了他们聚书讲学的场景,表达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。 “征搜合副来贤诏”一句,诗人赞扬他们遵循贤明的诏令,积极寻找和发掘人才,体现了他们积极向上、求贤若渴的精神风貌。 “旌表宜题遍德门”则是对他们品德的赞美,诗人认为应该将他们的美德广泛宣传,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。 “举族为人俱孝弟”进一步强调了全族人的孝悌精神,诗人对此表示赞赏。 “深幽何草不兰荪”一句,描绘了深幽之处兰花盛开的景象,象征着家族的品德如同兰花一样高洁。 最后,“小冠子夏来相示,诗版因凭寄竹轩”表达了诗人对小冠子夏的赞赏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递他们的精神风貌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伯始孙家族的英儒特质、聚书讲学、求贤若渴、孝悌精神、深幽之处的兰花以及小冠子夏的诗歌才华,表达了对这一家族的高度赞赏和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传递出诗人对知识的尊重、对教育的重视、对品德的赞美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知有英儒伯始孙,聚书讲学贲邱园。
征搜合副来贤诏,旌表宜题遍德门。
举族为人俱孝弟,深幽何草不兰荪。
小冠子夏来相示,诗版因凭寄竹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英儒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犹硕儒。学识渊博的儒士。 晋 郭璞 《<尔雅>序》:“《尔雅》者,盖兴于中古,隆于 汉 氏……英儒赡闻之士,洪笔丽藻之客,靡不钦玩耽味,为之义训。”《南齐书·乐志》:“宜集英儒,删纂雅乐。”《增修诗话总龟》卷二四引 宋 潘若同 《郡阁雅言》:“ 张祐 素藉诗名,凡知己者皆当世英儒。”

    读音:yīng

  • 讲学

    读音:jiǎng xué

    繁体字:講學

    短语:教学 上课 授课 教书 讲解 讲课 教授 教 主讲 讲授

    英语:discourse on an academic subject

  • 伯始

    读音:bó shǐ

    繁体字:伯始

    意思:汉·胡广的字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胡广传》:“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阙之益。故京师谚曰:‘万事不理问伯始,天下中庸有胡公。’”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章表》:“胡广章奏,天下第一……观伯始

  • 邱园

    读音:qiū yuán

    繁体字:邱園

    意思:(邱园,邱园)
    乡村家园。
      ▶唐·牛肃《纪闻•吴保安》:“将归老邱园,转死沟壑。”
      ▶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•京职•周宁宇少卿》:“盖才抱未展,不能抑郁邱园,未必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