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为骨松为姿,道高曾鄙天人师。
意思:黄金为骨松为姿态,道高曾鄙视天人师。
出自作者[宋]释重顯的《酬行奯长老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黄金为骨松为姿,道高曾鄙天人师。有言遗我千古奇,无人知,石虎吞却木羊儿》。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,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哲理和人生感悟。
首先,从整体上看,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非常优美。每一句都富有诗意,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。
首句“黄金为骨松为姿”,诗人用“黄金”和“松”这两个意象来描绘一种高贵而独特的形象。黄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,象征着财富和地位;而松树则是一种常青的树木,代表着坚韧和永恒。这里诗人用“黄金为骨”和“松为姿”来形容一个人具有财富和地位,同时又具有坚韧和永恒的品质,表达了一种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追求。
第二句“道高曾鄙天人师”则表达了一种对“道”的追求和理解。这里的“道”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的哲学和智慧,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和伦理。诗人认为,只有那些真正理解“道”的人,才能成为真正的师长,才能真正地鄙视那些只追求物质利益的人。
第三句“有言遗我千古奇”中的“有言”指的是前两句诗中的哲理和智慧,“遗我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哲理的领悟和接受。这里的“千古奇”则表达了这种哲理的独特性和重要性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哲理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。
最后一句“无人知,石虎吞却木羊儿”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。这里的“石虎”和“木羊儿”可能是寓言或象征,代表着某种无法理解或无法表达的东西。诗人感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领悟到的哲理,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象,表达了一种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。它既有哲理的深度,又有诗意的优美,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