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襄城即事(一作江楼有怀)》 为问东流水,何时到玉京。

为问东流水,何时到玉京。

意思:为向东流水,什么时候到玉京。

出自作者[唐]崔湜的《襄城即事(一作江楼有怀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句“子牟怀魏阙”中的“子牟”指的是作者本人,“魏阙”则是指朝廷,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思念,对政治生活的向往。次句“元凯滞襄城”中的“元凯”是指贤能之人,“襄城”则是指作者的故乡,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,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人才的惋惜。 “冠盖仍为里,沙台尚识名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故乡的景象,冠盖相接的村落和沙洲上的高台仍然保留着往日的风貌,让人记忆犹新。 “山光晴后绿,江色晚来清”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故乡的山光和水色,晴朗之后的山色更加翠绿,江水在夜晚显得更加清澈。这些美丽的景色让人感到故乡的美好和宁静。 最后两句“为问东流水,何时到玉京”,作者询问东流的水何时能流到京城,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同时,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哀叹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子牟怀魏阙,元凯滞襄城。
冠盖仍为里,沙台尚识名。
山光晴后绿,江色晚来清。
为问东流水,何时到玉京。
作者介绍 崔湜简介
崔湜(646年-713年),字正则,河南南阳人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、收藏家和官僚。他是唐代中期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,在诗歌、散文和书法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。

崔湜曾担任过左拾遗、工部侍郎和翰林学士等职务,因为他的才华而得到了当时的重用和赏识。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,以自然为题材,且具有浓郁的山水意境,代表作品有《黄鹤楼》、《题都城南庄》等。他还擅长写散文,代表作品有《洛阳女儿行》等,被誉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此外,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收藏家,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、字画和器物,对后世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崔湜是唐代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文、书法和收藏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东流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东逝的流水。 汉 刘桢 《赠从弟》诗之一:“汎汎东流水,磷磷水中石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潕水》:“ 南阳 叶 方城 邑西……有东流水,则 子路 问津处。”

    2.比喻事物消逝,不可复返。 唐 李白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” 唐 高适 《封丘作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

  • 东流

    读音:dōng liú

    繁体字:東流

    意思:(东流,东流)

     1.流向东方。
      ▶《书•禹贡》:“嶓冢导漾,东流为汉。”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”

  • 玉京

    读音:yù jīng

    繁体字:玉京

    意思:
     1.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《枕中书》引《真记》:“元都玉京,七宝山,週迴九万里,在大罗之上。”
      ▶《魏书•释老志》:“道家之原,出于老子。其自言也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