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海上 五》 绮陌春寒压马嘶,落红狼藉印苔泥。

绮陌春寒压马嘶,落红狼藉印苔泥。

意思:绮文春冷压马嘶,落红狼藉印苔泥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苏曼殊的《海上 五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离别之情的诗。首句“绮陌春寒压马嘶”描绘了春天寒冷的气息和离别的场景,马路上的花草繁盛,但是春寒料峭,压抑着马儿的嘶鸣声。这个场景渲染了一种离别时的凄凉氛围。 次句“落红狼藉印苔泥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落花狼藉,苔藓印在泥土上,表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盛衰。同时,也暗示着离别带来的心灵创伤。 第三句“庄辞珍贶无由报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赠送的珍贵礼物的感谢之情,但是无法回报,感到十分愧疚。这里的“庄辞”表现了诗人的真诚和庄重。 最后一句“此别愁眉又复低”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感,愁眉不展,情绪低落。这里的“又复低”表现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无奈之情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现离别的情感,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盛衰和珍贵情谊的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绮陌春寒压马嘶,落红狼藉印苔泥。
庄辞珍贶无由报,此别愁眉又复低。
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
苏曼殊(1884—1918),近代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,广东香山县(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)人。原名戬,字子谷,学名元瑛(亦作玄瑛),法名博经,法号曼殊,笔名印禅、苏湜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生于日本横滨,父亲是广东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

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,通晓汉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等多种文字,可谓多才多艺,在诗歌、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,后人将其著作编成《曼殊全集》(共5卷)。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,苏曼殊曾在《民报》、《新青年》等刊物上投稿,他的诗风“清艳明秀”,别具一格,在当时影响甚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马嘶

    读音:mǎ sī

    繁体字:馬嘶

    英语:nicker

    详细释义:马匹的叫声。元?郑光祖?倩女离魂?第二折:『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,掩映在垂杨下。』

    造句:<

  • 春寒

    读音:chūn hán

    繁体字:春寒

    造句: >查看更多春寒造句

  • 狼藉

    读音:láng jí

    繁体字:狼藉

    英语:in disorder; 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

    意思:
     1.纵横散乱貌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:“日暮酒阑,合

  • 绮陌

    读音:qǐ mò

    繁体字:綺陌

    意思:(绮陌,绮陌)
    繁华的街道。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登烽火楼》诗:“万邑王畿旷,三条绮陌平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沧《及第后宴曲江》诗:“归时不省花间醉,

  • 压马

    读音:yā mǎ

    繁体字:壓馬

    意思:(压马,压马)
    谓让没役使的马负重跑动,以锻炼马的体力。
      ▶明·叶盛《水东日记•马良失宠》:“都指挥马良为上所爱。尝得骑行禁中,中官以为言,上曰:‘吾欲压马尔。’”

  • 红狼

    读音:hóng láng

    繁体字:紅狼

    意思:(红狼,红狼)
    豺狗的俗称。
      ▶《人民日报》1959.4.20:“柴达木盆地正在饲养场中饲养着马鹿、活獐、班雁、野鸭、石羊和红狼等动物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