蚁封于何险,醯鸡岂必嗤。
意思:蚂蚁被封在什么险,醯鸡怎么会笑话。
出自作者[宋]苏籀的《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·尽山亭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蚁封于何险,醯鸡岂必嗤。须弥一目了,亭中大然之》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,它以蚂蚁的聚居之地为引子,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。
首先,“蚁封于何险”一句,描绘了蚂蚁在险恶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的空间,这象征着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,也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,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。
“醯鸡岂必嗤”一句,醯鸡是指一种被醋泡大的虫子,在古人看来,醯鸡的生命极其短暂,只存在于醋中,就像人们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一样。作者以此比喻那些在狭小环境中生活的人,提醒他们要开阔眼界,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。
“须弥一目了”一句,须弥山是佛教传说中的山,是世界的中心,须弥山的一目了,则象征着人们要开阔眼界,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亭中大然之”一句,亭子是古代的公共场所,也是人们休息的地方。作者以此比喻人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,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蚂蚁、醯鸡、须弥山和亭子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提醒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、开阔的眼界、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。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,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