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(池在济宁州境)》 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

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

意思:秋水开通沟洫,城墙四角进小船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(池在济宁州境)》

全文赏析

【鹤注】《唐志》:任城为兖州紧县。此诗公游齐赵,乃至兖州时所作。《唐书》:任城,汉县,隋属兖州。《一统志》:南池在济宁城东南隅,今淤塞。

  秋水通沟洫①,城隅进小船②。晚凉看洗马③,森木乱鸣蝉④。菱熟经时雨⑤,蒲荒八月天⑥。晨朝降白露⑦,遥忆旧青毡⑧。

  (上四游池之景,下四悲秋之意。公诗善记节候。此诗“晨朝降白露”,明日白露节也。《秦州》诗“露从今夜白”,今日白露节也。遥忆旧毡,盖当秋而动乡思矣。)①《庄子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匠人为沟洫。”广深四尺谓之沟,广深八尺谓之洫。②《诗·郑风》:“俟我于城隅。”庾信诗:“小船行钓鲤”。③沈佺期诗:“高树晚凉归。”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刷马江州。”刷,即洗马也。刘劭《七华》:“漱马河源。”漱乃饮马也。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弹言鸟于森木。”④潘岳诗:“鸣蝉厉寒音。”⑤《武陵记》:“三角四角曰芰,两角曰菱,其花紫色,昼合宵炕,随月转移,犹葵之随日也”。《吕氏春秋》:“甘露时雨,不私一物。”蔡邕《述行赋》:“遘淫雨之经时。”⑥蒲有二种。《陈风》: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”蒲乃水草,其质柔弱,故至中秋而荒残也。《王风》:“不流束蒲。”乃蒲柳,属木本,与此不同。《诗》:“八月萑苇。”⑦夏侯湛诗:“冒晨朝兮入大谷。”《月令》:“孟秋之月,白露降,寒蝉鸣。”⑧《世说》:王献之夜卧斋中,有盗入室,献之语曰:“青毡我家旧物,可特置之。”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水通沟洫,城隅进小船。
晚凉看洗马,森木乱鸣蝉。
菱熟经时雨,蒲荒八月天。
晨朝降白露,遥忆旧青毡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沟洫

    读音:gōu xù

    繁体字:溝洫

    英语:an irrigation ditch

    意思:(沟洫,沟洫)

     1.田间水道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考工记•匠人》:“匠人为沟洫……九夫为井,井

  • 小船

    读音:xiǎo chuán

    繁体字:小船

    造句:

  • 秋水

    读音:qiū shuǐ

    繁体字:秋水

    短语:秋波

    英语:autumn water

    意思:
     1.秋天的江湖水,雨水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

  • 通沟

    读音:tōng gōu

    繁体字:通溝

    意思:(通沟,通沟)

     1.疏通沟渠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维禹浚川,九州攸宁;爰及宣防,决渎通沟。”
     
     2.畅通的沟渠。
      ▶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