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喜太守毕朝散致政》 胸中元有不病者,记得陶潜归去来。

胸中元有不病者,记得陶潜归去来。

意思:胸中元有不生病的,记得陶潜回来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喜太守毕朝散致政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膏火煎熬无妄灾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它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,阐述了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念。 首两句“膏火煎熬无妄灾,就阴息迹信明哉”,形象地描绘了追求名利的过程就像被煎熬的火一样痛苦,而这种追求的结果往往是无妄之灾,即追求的成果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。这表达了人们对名利的渴望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失落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功名富贵两蜗角,险阻艰难一酒杯”,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短暂和追求的艰辛。名利和财富就像蜗角上的两座小山,即使你拼命攀登,也难以真正拥有它们。而人生的险阻艰难就像一杯酒,可以用来庆祝成功,也可以用来安慰失败。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,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。 “百体观来身是幻,万夫争处首先回”,这两句表达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,以及面对竞争和挑战的态度。人的一生中,身体、情感、财富等都是虚幻的,就像梦一样短暂而虚幻。在万众争斗中,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,不被情绪所左右。 最后一句“记得陶潜归去来”,陶潜是东晋诗人,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潜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向往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理解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,阐述了人生的追求、短暂、虚幻、竞争和自然的重要性。它鼓励人们保持冷静、理智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,珍惜自然和生命的美好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寓意深刻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膏火煎熬无妄灾,就阴息迹信明哉。
功名富贵两蜗角,险阻艰难一酒杯。
百体观来身是幻,万夫争处首先回。
胸中元有不病者,记得陶潜归去来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病者

    读音:bìng zhě

    繁体字:病者

    意思:有病的人;衰弱的人。
      ▶《魏书•长孙稚传》:“时子彦亦患脚痺,扶杖入辞。尚书僕射元顺顾相谓曰:‘吾等备位大臣,各居宠位,危难之日,病者先行,无乃不可乎?’”唐·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
  • 胸中

    读音:xiōng zhōng

    繁体字:胸中

    意思:心中。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离娄上》:“胸中正,则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则眸子眊焉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苏秦列传》:“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,内度其士

  • 去来

    读音:qù lái

    繁体字:去來

    英语:\"Qulai\"

    意思:(去来,去来)

     1.往来,往返。
      ▶《商君书•垦令》:“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,无通于百县,则农民不飢,行不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