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念奴娇·昨宵灰动》 夜冷笙箫,庭深灯火,应照梅妆额。

夜冷笙箫,庭深灯火,应照梅妆额。

意思:夜冷笙箫,庭院深深灯火,应照梅妆额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孝严的《念奴娇·昨宵灰动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念奴娇·昨宵灰动》是宋代王孝严创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是以“夜境”为背景,抒写作者思念远人的情怀。词中以“昨宵”领起,写昨夜情景,展示了一幅寂寥凄清的画面,夜已深沉,香已燃尽,灰烬在动,这是词人的主观感受,却反衬出夜的寂静,心的凄凉。接下来写词人伫立于碧梧桐下,遥望天边,远人不见,孤鸿隐没,明月当空,光照庭院。这样的夜晚,词人感到了空虚和孤独。因此,他自然地转入对远人的思念。“故人一去”四句,直接抒写思念远人的情怀。“故人”指远人,“千里”遥应“天边”,远人一去千里,从分别的那天起,便种下相思之苦。“几时重见”表明词人难以忍耐的相思渴望,而“江月空留照楼头”一句,以景结情,传达出无限的哀怨和愁苦。整首词层次清晰,语意含蓄,词人巧妙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,营造出寂寥凄清的意境,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思念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昨宵灰动,有阶前春草,侵凌春雪。
碧玉堂前为寿处,齐祝遐龄千百。
夜冷笙箫,庭深灯火,应照梅妆额。
容华依旧,向来姑射标格。
独恨绾系日边,东风回首,还有溪山隔。
怅望云飞,凝伫久,空使怀英心折。
遥折一枝,饱斟花露,再拜瞻南极。
愿言来岁,凤池同看春色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灯火

    读音:dēng huǒ

    繁体字:燈火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lights

    意思:(灯火,灯火)

     1.燃烧着的灯烛等照明物。亦指照明物的火光。
      ▶晋·葛洪

  • 笙箫

    读音:shēng xiāo

    繁体字:笙簫

    意思:(笙箫,笙箫)
    笙和箫。泛指管乐器。
      ▶唐·曹唐《小游仙诗》:“忽闻下界笙箫曲,斜倚红鸾笑不休。”
      ▶宋·张子野《清平乐》词:“曲池斜度鸾桥,西园一片笙箫

  • 梅妆

    读音:méi zhuāng

    繁体字:梅妝

    意思:(参见梅妆,梅粧)

    解释:1.\"梅花妆\"的省称。

    详细释义: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比喻梅花艳丽。见『梅花妆』条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