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鹊桥仙·香芸辟蠹》 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。

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。

意思:前回读得不精细,再罚跑、一遇到重读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鹊桥仙·香芸辟蠹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情感的方式描绘了读书的场景。 首先,诗的开头,“香芸辟蠹,青藜烛阁,天上宝书万轴”,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读书环境,芸香和青藜烛都为读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,而天上宝书则象征着无尽的知识。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场景。 接下来,“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”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执着和认真。他之前读过但没有完全理解,因此他被惩罚再次读,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。 “松风如故,丹炉如故,坐阅人间陵谷”描绘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,周围环境的变化,松风和丹炉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,而坐阅人间陵谷则表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 最后,“回头调戏窃桃儿,且宁耐、等他桃熟”是诗的结尾,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,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诱惑,他像是在调戏窃桃儿一样对待其他事物,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、淡泊名利的态度。而等他桃熟则暗示着作者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,就像成熟的桃子一样,充满了智慧和内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读书的场景和作者的态度,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,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富有哲理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香芸辟蠹,青藜烛阁,天上宝书万轴。
前回读得未精详,更罚走、一遭重读。
松风如故,丹炉如故,坐阅人间陵谷。
回头调戏窃桃儿,且宁耐、等他桃熟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重读

    读音:zhòng dú

    繁体字:重讀

    英语:reread

    意思:(重读,重读)
    I
    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,或语句里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,强些。
    II
    再读,重新阅读。<

  • 前回

    读音:qián huí

    繁体字:前回

    意思:上一次。
      ▶唐·陆龟蒙《孤独怨》诗:“前回边使至,闻道交河战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天仙子》词:“怅望前回梦里期,看花不语苦寻思。”
      ▶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
  • 一遭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一旦遭逢。 唐 李白 《赠新平少年》诗:“一遭龙颜君,啸咤从此兴。”

    2.一次;一趟。 宋 叶适 《中大夫赵公墓志铭》:“﹝上﹞尝谓公曰:‘周天下事,每日须过朕心下一遭。’” 元 无名氏 《小尉迟》第一折:“看我活拏了 敬德 回来,取将相王侯,都在这一遭儿也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伤逝》:“我们的新的道路的开辟,便在这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