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殊亭作》 漫歌无人听,浪语无人惊。

漫歌无人听,浪语无人惊。

意思:漫歌没有人听,波浪对没有人吃惊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结的《登殊亭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赞美大暑季节登高远眺的乐趣”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多变的感慨。 首联“时节方大暑,试来登殊亭。凭轩未及息,忽若秋气生。”描绘了大暑季节登高远眺的场景,诗人登上亭子,凭栏远望,感觉不到炎热的暑气,仿佛瞬间秋意盎然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心理体验,也暗示了人生无常、世事多变的主题。 “主人既多闲,有酒共我倾。坐中不相异,岂恨醉与醒。”诗人与主人相聚,有酒共饮,畅谈人生,不分彼此,这种亲密无间的氛围,让人忘记了醉与醒的界限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多变的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。 “漫歌无人听,浪语无人惊。时复一回望,心目出四溟。”诗人放声歌唱,但无人倾听,任由言语飘荡,但无人惊扰。然而,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,不时远望四周,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,让人感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。 最后,“谁能守缨佩,日与灾患并。”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多变的感慨进一步深化,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拘泥于礼法、拘束自己的人的批评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束缚,享受人生的快乐和自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暑季节登高远眺的场景,表达了人生无常、世事多变的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人生的追求。整首诗语言流畅、情感真挚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时节方大暑,试来登殊亭。
凭轩未及息,忽若秋气生。
主人既多闲,有酒共我倾。
坐中不相异,岂恨醉与醒。
漫歌无人听,浪语无人惊。
时复一回望,心目出四溟。
谁能守缨佩,日与灾患并。
请君诵此意,令彼惑者听。
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
元结(719-772年),字次山,号漫叟、聱叟、浪士、漫郎,唐代道家学者。原籍河南(今河南洛阳),后迁鲁山(今河南鲁山县),天宝六载(747)应举落第后,归隐商余山,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。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。安禄山反,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(今湖北大冶境内),因号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,招募义兵,抗击史思明叛军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时,任道州刺史,调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,政绩颇丰。约大历七年(约772年)入朝,后卒于长安。原有著作多部,均佚。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《唐元次山文集》、明陈继儒鉴定本《唐元次山文集》、淮南黄氏刊本《元次山集》。今人孙望校点有《元次山集》。(生卒见元结墓表)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浪语

    读音:làng yǔ

    繁体字:浪語

    英语:obscene words; lewd talk

    意思:(浪语,浪语)

     1.妄说;乱说。
      ▶《隋书•五行志上》:“大业中童谣曰:‘

  • 无人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没有人才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﹝ 士会 ﹞乃行。 绕朝 赠之以策,曰:‘子无谓 秦 无人,吾谋适不用也。’” 金 元好问 《曲阜纪行》诗之八:“吾谋未及用,勿谓 秦 无人。”

    2.没有人;没人在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秦王 屏左右,宫中虚无人。” 三国 魏 应璩 《与侍郎曹良思书》:“足下去后,甚相思想。《

  • 漫歌

    读音:màn gē

    繁体字:漫歌

    意思:随意吟唱。
      ▶唐·元结《酬裴云客》诗:“甚醉或漫歌,甚闲亦漫吟。”

    造句:动漫歌曲,你一点都不知道啊没有人值得你流泪,动漫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