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邹守鹿鸣宴》 贤守声名重泰山,肯将曲学误儒冠。

贤守声名重泰山,肯将曲学误儒冠。

意思:贤守声名重泰山,肯将曲学习错误儒生的帽子。

出自作者[宋]许应龙的《和邹守鹿鸣宴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贤能的官员,他坚守自己的原则,不因曲解学术而误入歧途,始终保持高尚的节操,不屈服于权贵,直言敢谏,忠心耿耿。 首句“贤守声名重泰山,肯将曲学误儒冠”中,“贤守”是对这位官员的赞美,称他声名重于泰山,这是极高的赞誉。而“曲学误儒冠”则暗示这位官员不屑于曲解学术,坚持自己的信念,认为儒学应该是正统的、正确的。 “相期素节终身履,不道青云得路难”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期望,希望他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高尚的节操,不屈服于权贵,不畏艰难险阻。 “多士联翩阊阖去,忠言凌厉雪霜寒”描绘了官员们纷纷离开朝廷,直言敢谏的忠言如同凌厉的寒霜,使那些贪图权贵的人感到畏惧。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官员的忠诚和直言敢谏的精神。 “朱轓指日归枫禁,廷策烦公具眼看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员未来的期待,希望他能够回到朝廷,参与制定政策,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官员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像他一样,坚守原则,直言敢谏,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贤守声名重泰山,肯将曲学误儒冠。
相期素节终身履,不道青云得路难。
多士联翩阊阖去,忠言凌厉雪霜寒。
朱轓指日归枫禁,廷策烦公具眼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泰山

    读音:tài shān

    繁体字:泰山

    短语:长者 元老

    英语:Taishan (mountain)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名。在山东省中部。古称东岳,为五岳之一。也称岱宗、岱

  • 声名

    读音:shēng míng

    繁体字:聲名

    短语:信誉 声望 声 名 誉 望

    英语:reputation

    意思:(声名,声名)

     1.名声。
     

  • 贤守

    读音:xián shǒu

    繁体字:賢守

    意思:(贤守,贤守)
    贤明的地方官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武陵观火诗》:“贤守恤人瘼,临烟驻骊驹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》:“拔薤已观贤守政,折蔬聊慰故人心

  • 儒冠

    读音:rú guān

    繁体字:儒冠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送侯参谋赴河中幕》诗:“犹思脱儒冠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