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》 徘徊延望久,云际待金波。

徘徊延望久,云际待金波。

意思:徘徊在伸长时间,云端等待金波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颂的《宣甫宿约见过既而不至翌日有诗为示谨次元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期待。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痛苦和重逢的期待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。 首句“夙昔成嘉约,朝来不见过”中,“夙昔”表示长时间的友谊,“嘉约”则表示美好的约定,暗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。然而,早晨过去,友人却没有如约来访,引发了诗人的疑惑和焦虑。 “出门非有碍,掩室返多魔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。出门相见可能有诸多不便,所以没有去,但内心的思念和渴望又让他无法安心。而掩室独处,却反多魔障,即独自一人时,思绪纷乱,仿佛有各种魔障困扰。 “咫尺且犹尔,分携将奈何”两句,诗人从矛盾和挣扎中抽身,承认了离别的事实,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无奈和担忧。咫尺之间尚且如此,一旦真的要分别,又该如何呢? “徘徊延望久,云际待金波”两句,诗人终于放下了挣扎,选择了等待。他在离别之后的不安和期待,都凝聚在了对友人的眺望中。他希望在金波出现之际,友人能如期而至。这两句充满了对重逢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,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重逢的深深期待。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夙昔成嘉约,朝来不见过。
出门非有碍,掩室返多魔。
咫尺且犹尔,分携将奈何。
徘徊延望久,云际待金波。
作者介绍
苏颂(1020年-1101年),字子容,号铁冠道人,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。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,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,后来历任礼部侍郎、太常卿等职。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,发展经济,加强刑法,提出“三务”(即钦定土地、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)和“三策”(即皇帝当巡视全国,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;设立中书省,以督促各地政务;推行渔业、农业和水利事业),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,提出了“太虚实落说”和“青阳三策论”等理论,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,对天文学、数学、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此外,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。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,风格清新脱俗,充满诗意;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,代表作有《铁冠图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延望

    读音:yán wàng

    繁体字:延望

    意思:
     1.引颈远望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方术传上•李南》:“旦日,棱延望景晏,以为无徵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商《泛舒城南溪赋得沙鹤歌》:“延望乘虚入紫霞,陌头回首空烟树。”<

  • 金波

    读音:jīn bō

    繁体字:金波

    英语:Jin Bo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月光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月穆穆以金波,日华燿以宣明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言月光穆穆,若金之波流也。

  • 云际

    读音:yún jì

    繁体字:雲際

    英语:high in the clouds

    意思:(云际,云际)

     1.云中。言其高远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曹植<七启>》:“游心无方,抗志云际。”

  • 徘徊

    读音:pái huái

    繁体字:徘徊

    短语:犹豫不决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游移 举棋不定 动摇 踌躇不前 优柔寡断 犹疑 瞻前顾后

    英语:linger

    意思: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