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念奴娇·知音者少》 多景楼前,垂虹亭下,一枕眠秋雨。

多景楼前,垂虹亭下,一枕眠秋雨。

意思:多景楼前,垂虹桥亭下,一个枕头睡秋雨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过的《念奴娇·知音者少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历经世事沧桑之后,对人生、对功名、对世事的一种深深感慨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——多景楼前,垂虹亭下,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感的地方,让人不禁想起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。而作者在此一枕秋雨,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闲适之情。 接着,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,他觉得虚名误人,十年辛苦枉费,这表达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不屑和无奈。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明光献赋,在北阙上书,以博得他人的惊人之语,而是因为自己的匆忙和不被允许,只能带着满身的尘土离去。 然而,尽管对名利有所厌倦,作者并没有完全放弃。他仍然追求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,他希望能够像莼鲈一样,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,有朝一日便归去。这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处之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然处之,对自由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深感慨。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,读来让人深思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知音者少,算乾坤许大,著身何处。
直待功成方肯退,何日可寻归路。
多景楼前,垂虹亭下,一枕眠秋雨。
虚名相误,十年枉费辛苦。
不是奏赋明光,上书北阙,无惊人之语。
我自匆忙天未许,赢得衣裾尘土。
白璧追欢,黄金买笑,付与君为主。
莼鲈江上,浩然明日归去。
作者介绍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、明毛晋汲古阁《龙洲道人诗集》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秋雨

    读音:拼音:qiū yǔ

    秋雨的解释


    1、秋雨(autumna rain)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。
    2、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,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《秋雨》、电影
  • 垂虹

    读音:chuí hóng

    繁体字:垂虹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垂虹桥。
      ▶宋·张元干《青玉案》词:“平生百绕垂虹路,看万顷,翻云去,山澹夕晖帆影度。”
      ▶宋·姜夔《庆宫春》词序:“予别石湖归吴兴,雪后夜过垂虹

  • 一枕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犹言一卧。卧必以枕,故称。 唐 丁仙芝 《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》诗:“一枕西山外,虚舟常浩然。” 宋 陆游 《感秋》诗:“一枕凄凉眠不得,呼灯起作感秋诗。” 元 马致远 《夜行船·秋思》套曲:“蛩吟罢一枕纔寧贴,鸡鸣后万事无休歇,算名利何年是彻!” 清 宋维籓 《台城路·蝉》词:“午餘一枕游仙梦,几番被伊惊醒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