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东归再经峡口》 道路连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

道路连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

意思:道路连接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东归再经峡口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复命经三峡,波澜极目愁》是一首对三峡风景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愁思和感慨。 首联“复命经三峡,波澜极目愁。”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经过三峡的经历,表达出对这片壮丽山河的感慨。其中,“复命经”可能指的是经过三峡时所读的经文或书籍,也可能是指旅途中的任务或使命。“波澜极目愁”则描绘了三峡波涛汹涌、壮阔无边的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。 颔联“片云生断壁,孤石碍中流。”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三峡的景色,其中“片云生断壁”描绘了峡中云雾缭绕的景象,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;“孤石碍中流”则描绘了峡中孤石横亘、阻碍水流流淌的景象,给人一种险峻而壮美的感觉。 颈联“道路连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”诗人描述了经过三峡的道路和风烟,其中“连巴塞”和“接楚丘”表达了道路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,“风烟”则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,给人一种苍茫而辽阔的感觉。 尾联“重来登望处,因念昔年游。”诗人表达了自己将来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,回忆起当年的旅途和感慨。其中,“重来登望处”表达了诗人对三峡风景的向往和怀念,“昔年游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途的回忆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三峡风景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愁思和感慨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,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的感慨,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复命经三峡,波澜极目愁。
片云生断壁,孤石碍中流。
道路连巴塞,风烟接楚丘。
重来登望处,因念昔年游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风烟

    读音:fēng yān

    繁体字:風煙

    英语:wind and smoke

    意思:(风烟,风烟)

     1.南朝·齐·谢朓《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》:“风烟四时犯,霜雨朝夜沐。”
      ▶南

  • 道路

    读音:dào lù

    繁体字:道路

    短语:蹊 道 程 途

    英语:road

    意思:
     1.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夏官•司险》:“司险掌九州

  • 楚丘

    读音:chǔ qiū

    繁体字:楚丘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地名。
      ▶春秋·戎州·己氏之邑。
      ▶《春秋•隐公七年》:“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。”
      ▶杨伯峻注:“楚丘当为戎州·己氏之邑,地界曹国与宋国之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