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渡混同江》 老境归心质孤月,倦游陈迹付惊涛。

老境归心质孤月,倦游陈迹付惊涛。

意思:老境归心质孤月,厌倦了离家陈迹给惊涛。

出自作者[金]蔡松年的《渡混同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十年八唤清江渡,江水江花笑我劳》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己人生和游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慨的诗。它以清江渡为背景,通过描绘江水、江花、孤月、惊涛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老去的感叹,以及对游历生涯的倦怠。 首句“十年八唤清江渡,江水江花笑我劳”,诗人用“十年八唤清江渡”这一漫长的时间跨度和频繁的渡江经历,来象征自己漫长的人生旅途和不断的游历生涯。而“江水江花笑我劳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劳苦的无奈和自嘲。江水、江花在诗人眼中是如此自由自在,仿佛在嘲笑诗人的疲惫和无奈。 “老境归心质孤月,倦游陈迹付惊涛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、游历生涯倦怠的感慨。诗人将自己比作孤月,感到自己在游历中的孤独和无助。而“倦游陈迹付惊涛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生涯的淡漠和无奈,将过去的足迹交付给了汹涌的惊涛。 “两都络绎波神肃,六合清明斗极高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江渡周边景象的繁华和清明,象征着诗人游历生涯的丰富和广阔。诗人用“两都络绎”和“六合清明”来形容自己的游历生涯,表达了自己在游历中感受到的繁华和清明。同时,“斗极高”也象征着诗人对自己追求理想的坚定和执着。 最后,“湖海小臣尸厚禄,梦寻烟雨一渔舠”,诗人以自嘲的口吻,表达了自己身为游子却享受厚禄的矛盾和无奈。诗人渴望像渔船一样在烟雨中漂泊,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归宿。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。 整首诗通过对清江渡以及周边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和游历的深刻反思和感慨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,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同时,这首诗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、人生老去的感慨和对游历生涯的倦怠,以及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十年八唤清江渡,江水江花笑我劳。
老境归心质孤月,倦游陈迹付惊涛。
两都络绎波神肃,六合清明斗极高。
湖海小臣尸厚禄,梦寻烟雨一渔舠。
作者介绍
蔡松年(1107~1159)字伯坚,号萧闲老人。冀州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,金代文学家,政治家。

北宋宣和末年,从父镇守燕山,宋军败绩随父降金,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。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,担任兼总军中六部事,累官至右丞相,封卫国公,正隆四年卒,追封吴国公,予谥文简。

蔡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,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,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“身宠神已辱”,作品风格隽爽清丽,词作尤负盛名,与吴激齐名,时称“吴蔡体”,有文集《明秀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老境

    读音:lǎo jìng

    繁体字:老境

    英语:old age

    意思:
     1.老年时期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“七十曰‘老’,而传”唐·孔颖达疏:“七十曰老而传者,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,七十其

  • 陈迹

    读音:chén jì

    繁体字:陳跡

    英语:vestiges

    意思:(参见陈迹,陈蹟)

    近义词: 旧事、痕迹、往事、旧迹、遗迹

    详细释

  • 归心

    读音:guī xīn

    繁体字:歸心

    英语:converted to (religion)

    意思:(归心,归心)

     1.诚心归附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

  • 惊涛

    读音:jīng tāo

    繁体字:驚濤

    意思:(惊涛,惊涛)
    震摄人心的波涛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丕《沧海赋》:“惊涛暴骇,腾踊澎湃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杨师道《奉和圣制春日望海》:“落日惊涛上,浮天骇浪长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