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思亲汝州作》 五更归梦三百里,一日思亲十二时。

五更归梦三百里,一日思亲十二时。

意思:五再回到梦三百里,一天想亲自十二时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思亲汝州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岁晚寒侵游子衣》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,通过对时令、环境、行动和思乡之情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。 首联“岁晚寒侵游子衣,拘留幕府报官移”描绘了寒冬的景象,象征着诗人身处异乡、漂泊无依的处境。同时,这也暗示了诗人被拘留的原因——官府的调动或命令。颔联“五更归梦三百里,一日思亲十二时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。他梦寐以求的是能够立即回到家乡,与亲人团聚。这一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,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深。颈联“车上吐茵元不逐,市中有虎竟成疑”则描绘了生活中的琐事,看似平淡无奇,但却蕴含着诗人的深深感慨。他感叹自己像车上吐茵的人一样,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,而市中有虎的故事则提醒他生活中存在着种种危险和不确定。尾联“秋毫得失关何事,总为平安书到迟”直接点明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平安的渴望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。他认为生活中的得失与亲人无关,只希望能够尽快收到家人的平安书信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通过对时令、环境、行动和思乡之情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。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思乡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岁晚寒侵游子衣,拘留幕府报官移。
五更归梦三百里,一日思亲十二时。
车上吐茵元不逐,市中有虎竟成疑。
秋毫得失关何事,总为平安书到迟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十二时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,以干支为记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 杜预 注有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等名目,虽不立十二支之目,但已分十二时。至以十二支记时,《南齐书·天文志》始有之。参阅 清 赵翼 《陔馀丛考·一日十二时始于汉》、 杨伯峻 《春秋左传注·昭公五年》“十时”注。

    2.犹

  • 思亲

    读音:sī qīn

    繁体字:思親

    意思:(思亲,思亲)
    思念父母。亦泛指思念亲人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诠言训》:“故祭祀思亲,不求福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诗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
  • 五更

    读音:wǔ gēng

    繁体字:五更

    英语:just before dawn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乡官名。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。
      ▶《魏书•尉元传》:“卿以七十之龄,可充五更之选。”详“

  • 归梦

    读音:guī mèng

    繁体字:歸夢

    意思:(归梦,归梦)
    归乡之梦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和沈右率诸君饯谢文学》:“望望荆臺下,归梦相思夕。”
      ▶唐·段成式逸句:“虱暴妨归梦,虫喧彻曙更。”
     

  • 三百

    读音:sān bǎi

    繁体字:三百

    意思: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刑昺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

  • 二时

    读音:èr shí

    繁体字:二時

    意思:(二时,二时)

     1.犹两季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匈奴传下》:“近不过旬月之役,远不离二时之劳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离,歷也。三月为一时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