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严十八郎中见示》 口厌含香握厌兰,紫微青琐举头看。

口厌含香握厌兰,紫微青琐举头看。

意思:口满足含香握压兰,紫微青琐举头看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酬严十八郎中见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举头望向紫微青琐(指宫廷建筑)的人,满口含着香气,手中握着兰花。他突然惊觉自己鬓后的头发已经变得苍浪(苍白),却还未得到心中期望的官职。夜晚酌酒,满杯的花色温暖,秋天的吟咏声中带着切骨的寒意。诗人希望这个人能够进入承明殿(古代宫廷中的建筑,代指朝廷)担任官职,不要再惦记家乡七里滩的生活了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诗人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周围环境,渲染出一种苍凉、寂寥的氛围,表达了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辛酸。同时,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。 在诗的艺术表现上,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,使诗歌形象生动、意境深远。例如,“口厌含香握厌兰”的描绘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内心感受,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腐朽。而“夜酌满容花色暖,秋吟切骨玉声寒”的对仗,则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和感受,进一步突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,通过对人物形象和周围环境的描绘,表达了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辛酸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口厌含香握厌兰,紫微青琐举头看。
忽惊鬓后苍浪发,未得心中本分官。
夜酌满容花色暖,秋吟切骨玉声寒。
承明长短君应入,莫忆家江七里滩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紫微

    读音:zǐ wēi

    繁体字:紫微

    意思:
     1.即紫微垣。星官名,三垣之一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天文志上》:“紫宫垣十五星,其西蕃七,东蕃八,在北斗北。一曰紫微,大帝之座也,天子之常居也,主命主度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

  • 含香

    读音:hán xiāng

    繁体字:含香

    意思:
     1.带着香气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待罪江南思北归赋》:“桂含香兮作叶,藕生莲兮吐丝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百药《笙赋》:“柳佩翠而辞寒,梅含香而受日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