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自问》 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。

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。

意思:按照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地区多年生的草春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自问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》,由两联诗句组成。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第一联:“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”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:依仁台悲风四起,荒废无人;履信池野草丛生,一片荒芜。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的对比,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感。 接下来,我们再看第二联:“自问老身骑马出,洛阳城里觅何人?”诗人自问自答,表达出自己已经年老,想要骑马出游,但洛阳城里却无人可寻的孤独和无奈。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助。 从整体来看,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和孤独情感。诗人通过对废台、荒池等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。同时,诗人的孤独情感也让人感到同情和共鸣。 至于诗中的晦叔亭台和微之池馆,可能是诗人在洛阳城中的旧友或故居。诗人询问自己已经年老,想要出游却无人可寻的情感,也暗示着他对旧友和过去的怀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台、荒池等场景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情感。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,让人感到同情和共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依仁台废悲风晚,履信池荒宿草春。
[晦叔亭台在依仁,微之池馆在履信。
]自问老身骑马出,洛阳城里觅何人?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依仁

    读音:yī rén

    繁体字:依仁

    意思:谓把“仁”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。语出《论语•述而》:“子曰:‘志于道,据于德。依于仁,游于艺。’”
      ▶《晋书•隐逸传•龚玄之》:“谯国、戴逵、武陵、龚玄之并高尚其操,依仁游艺,洁己贞鲜

  • 宿草

    读音:sù cǎo

    繁体字:宿草

    英语:grass of last year

    意思:
     1.隔年的草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檀弓上》:“朋友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宿

  • 悲风

    读音:bēi fēng

    繁体字:悲風

    英语:grievous wind; moaning wind

    意思:(悲风,悲风)

     1.凄厉的寒风。
      ▶《古诗十九首•去者日以疏》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