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渔家傲·谁转琵琶弹侧调》 人间何处寻芳草。

人间何处寻芳草。

意思:人间何处寻芳草。

出自作者[宋]朱敦儒的《渔家傲·谁转琵琶弹侧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谁转琵琶弹侧调。征尘万里伤怀抱。客散黄昏庭院悄。灯相照。春寒燕子归来早。可惜韶光虚过了。多情人已非年少。只恐莺啼春又老。知音少。人间何处寻芳草》是一首表达离别伤感、时光流逝和孤独寂寞的诗。 首句“谁转琵琶弹侧调”,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诗的主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感。“侧调”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心境或情感状态,暗示着一种悲伤和无奈。 “征尘万里伤怀抱”一句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悲伤。“征尘”象征着远方的艰辛和苦难,而“伤怀抱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言说的情感。 “客散黄昏庭院悄”描绘了一个寂静的黄昏,庭院里空无一人,只有灯光独自照亮。“春寒燕子归来早”则描绘了春天的寒冷和燕子早早归巢的情景,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。 “可惜韶光虚过了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惋惜,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“多情人已非年少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成熟和深沉的情感。 最后,“只恐莺啼春又老。知音少。人间何处寻芳草”,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莺啼声和春草的凋零,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孤独寂寞的感慨。诗人在寻找知音的过程中感到孤独,不知道何处可以找到真正的理解和共鸣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时间和空间的变换,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、孤独和时间的深刻思考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谁转琵琶弹侧调。
征尘万里伤怀抱。
客散黄昏庭院悄。
灯相照。
春寒燕子归来早。
可惜韶光虚过了。
多情人已非年少。
只恐莺啼春又老。
知音少。
人间何处寻芳草。
作者介绍
朱敦儒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朱敦儒著有《岩壑老人诗文》,已佚;今有词集《樵歌》,也称《太平樵歌》,《宋史》卷四四五有传。今录诗九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芳草

    读音:fāng cǎo

    繁体字:芳草

    英语:fragrant grass

    意思:
     1.香草。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竹林果园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号为近蜀。”
      ▶后蜀·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人间

    读音:rén jiān

    繁体字:人間

    短语: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

    英语:man\'s world

    意思:(人间,人间)
    亦作“人闲”。
     
     

  • 寻芳

    读音:xún fāng

    繁体字:尋芳

    意思:(寻芳,寻芳)

     1.游赏美景。
      ▶唐·姚合《游阳河岸》诗:“寻芳愁路尽,逢景畏人多。”
      ▶宋·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