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》 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
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
意思:杯浮野过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
出自作者[唐]许浑的《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山间秋景和禅院生活的诗,通过对自然和静谧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的热爱。 首句“万峰秋尽百泉清”,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万峰层叠、秋意渐浓的景象,以及山泉清澈的景象。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诗人在禅院中所见到的山景,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静谧、清幽的基调。 “旧锁禅扉在赤城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禅院的环境,通过提及“旧锁禅扉”,暗示了禅院的古老和静谧。而“在赤城”则进一步强调了禅院的地理位置,位于山间,远离尘世喧嚣。 “枫浦客来烟未散,竹窗僧去月犹明”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禅院的氛围,枫浦上的客人来访时,烟雾还未消散,竹窗前的僧人离去时,月亮还亮着。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禅院的宁静和神秘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。 “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”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,野外的渡口,鱼龙游动,杯中的酒水因鱼龙的游动而荡漾,空山之中,锡杖走过,惊动了虎豹。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山间的野性和神秘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。 “一字不留何足讶,白云无路水无情”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感悟和理解。这里的一字不留并不值得惊讶,因为白云无路通向这里,水也无情地流淌着,这里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。这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的热爱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漠和超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山间秋景和禅院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的热爱。诗中运用了简洁、生动的语言,以及对自然和静谧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万峰秋尽百泉清,旧锁禅扉在赤城。
枫浦客来烟未散,竹窗僧去月犹明。
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一字不留何足讶,白云无路水无情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锡响

    读音:xī xiǎng

    繁体字:錫響

    意思:(锡响,锡响)
    锡环振动作响。谓僧人出行。
      ▶唐·许浑《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》诗:“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”参见“锡杖”、“锡环”。

  • 空山

    读音:kōng shān

    繁体字:空山

    意思:幽深少人的山林。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:“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?”明·李攀龙《仲春虎丘》诗:“古剎云光杳,空山剑气深。”
      ▶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

  • 虎豹

    读音:hǔ bào

    繁体字:虎豹

    意思:
     1.喻指残暴之人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,豺狼乳于春囿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羁离守远郡,虎豹满西京。”

  • 野渡

    读音:yě dù

    繁体字:野渡

    意思: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。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滁州西涧》诗:“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”
      ▶宋·吴潜《海棠春•郊行》词:“云梢雾末,溪桥野渡,尽是春愁落处。”
      

  • 鱼龙

    读音:yú lóng

    繁体字:魚龍

    短语:恐龙

    英语:ichthyosaurus

    意思:(鱼龙,鱼龙)

     1.鱼和龙。泛指鳞介水族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地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